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6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城市品牌的定位,就是对城市现有形象及未来发展远景的描绘,是经营城市、建立城市品牌的核心问题。实施品牌化战略需要厘清城市品牌定位视角的若干原则。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可从区位特征、特色资源、竞争优势、支柱产业、历史文脉、政策引导等几个视角进行城市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22.
提出具有功率因数改善的改进型桥式变流器的一种双重化方案,对其换流过程和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导出了数学模型及保证安全换流的最小逆变角,并与通常的12脉波桥式变流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
完全按照内聚焦型视角叙述作品的《蝴蝶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段贵族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作者选择这种叙事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一种"人是平等的"命题,寄寓一种"纯粹是灵魂呼应灵魂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因了"爱情障碍"的设置和排解,使叙述者"完全被戏剧化"了。由此看来,达夫妮·杜穆里埃将叙事视角定位在內聚焦型上,使整部小说成了主人公的戏剧独白,这样把叙事话语、非叙事话语融入人物话语之中,把感知视角和认知视角紧密结合起来,使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其小说叙事方式上的革新意义凸现。  相似文献   
24.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  相似文献   
25.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就社交功能而言,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前代文学以诗文交游结社的传统风尚,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的生活化和受众的平民化,曲子词在社交场合、社交方式和社交对象等方面又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诗文的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26.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宣传中最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之一。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宗教问题,对于保持国家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肩负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来说,正确认识并认真区分宗教新闻报道的几个界限;坚持宗教禁忌报道的“恪守”原则;切实掌握宗教新闻报道的宣传规律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日常生活的"常态"概念入手,认为选择这样一个"常态"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家庭社会学是十分有意义的.具体地说,我们认为以被访人的生活史为切入点,去挖掘和揭示制度安排中的"盲点",应该成为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8.
日记体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并在“五四”前后形成一股创作热潮。“五四”日记体小说作为“个人”文学的典型文本,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它的叙述主体是“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提供了反理性、反常规的审视角度;它以人物的情绪脉络为结构,是“片断中倾吐的心灵絮语”;它的叙述时间是“此在中体验的进行时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生活;它以“封闭中内省的我———我自诉”为聚焦方式,给予隐秘灵魂最深切的观照。  相似文献   
29.
在1930-1940年代的东北沦陷区文坛上,梅娘的小说创作以女性的视角寻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对母爱的渴求在梅娘的感情经历和小说创作上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一主题体现了梅娘对爱与生的渴望和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30.
高萍 《唐都学刊》2002,18(1):39-41
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视角模式看 ,《史记》在总体上采用全知视角 ,局部采用限知视角丰富叙事层面 ;而以“太史公曰”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不仅开创了“叙中夹评”的传统 ,而且开创了“多元视角”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