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9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422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孙玉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4):68-75
20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少数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学者试图从音韵学的角度证明记录上古汉语的许多单个汉字可以离析出"词根 词缀"的形式;也就是说,有些汉字的单字本身就有词根和词缀.他们有两个方面的证据:一个是上古汉语内部的同根词,一个是汉藏诸语言的比较.我们分别从词缀的确定、汉藏诸语言比较研究方面证明:在上古汉语出觋的单字里,目前还找不出词缀来.目前的汉藏比较还证明不了原始汉语有某种词缀. 相似文献
302.
303.
对民族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开设民族体育专业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院校有培养、输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和体育工作者的需要,有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责任和义务,有为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担负的神圣使命。结论:有条件的民族高校应尽早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相似文献
304.
王丽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6):46-49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村干部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弱化;少数民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不通畅,得不到经常性的政治参与训练;大众传媒的有限性等。因此,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少数民族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05.
王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19-23
武陵地区构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机制,必须充分利用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相互关系的积极因素,努力消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构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长效机制、预警机制、应急机制三个环节入手,促使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之间相互促进,预防和遏制它们之间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306.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通信发展水平低下、信息不通产生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制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制约少数民族地区通信发展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通信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7.
崔明德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4):69-76
在隋唐时期,高昌首领麴伯雅的"变夷从夏"思想、麴文泰的"各得其所"主张、普通民众对高昌与唐朝关系以及高昌最后结局的预测,基本反映了高昌民族关系思想的大致情况。麴伯雅的"变夷从夏"思想,既与高昌与中原地区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有关,也是高昌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还与麴伯雅娶华容公主为妻以及在中原地区的生活经历有关。麴文泰之所以胆敢按照"各得其所"的思路向唐太宗的权威地位进行挑战,主要因为他做出了三种错误的判断:第一,与西突厥签订了"共为表里"的盟约,误以为得到了西突厥的支持;第二,误以为唐朝没有出兵高昌的实力;第三,误以为高昌距唐朝遥远,唐朝无法到达;即使到达也不堪一击。高昌很快被唐所灭,在很大程度上与麴文泰的错误判断和决策有关。从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至天宝元年(742年),康国、安国、俱密国、吐火罗、石国、西曹国及箇失蜜等列于《新唐书.西域传》的七国国王纷纷上表,或向唐"乞兵救援",或请求内属,或希望得到唐朝的册封。他们的上表虽然比较简单,但都突出反映了他们以"赤心奉国"为核心的民族关系思想。西域诸国对民族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是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08.
马进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42-47
位处甘、青两省交界的河湟地区,由于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经济结构的民族分工与协作的社会现象。例如:汉族、土族群众多半务农;藏族、蒙古族同胞大多畜牧;而回族和撒拉族人民多喜欢经商。结果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为民族团结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9.
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66-78
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的迁徙,不仅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多民族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少数民族通过东西和南北向的迁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交流。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战争和民族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民族的迁徙。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使有关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有关各民族族体的交融和整合,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化”;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10.
哈萨克跨国民族和平跨居问题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政治经济领域展开,相关研究注意到民间互动对构建和平跨居意义重大,但并未深入分析。从哈萨克族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来探讨民间交往存在的客观原因、不同历史时期民间交往对我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的跨国交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可以加深对我国西北边疆跨国民族的研究和认识,进一步促进中哈两国人民的和平跨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