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最早的骈体檄文产生于东晋。齐、梁时期,尤其是梁代,那些战争的主宰者都很注重檄文的创作。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北朝许多文人都擅长檄文的写作。檄文是有着特定实用目的的公文,要给看到或听到的军民以较深的印象,而骈体无疑具有这方面的长处。  相似文献   
22.
文学史上,对于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头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中的“风”,历来解释分歧:有自然界的风、扇子扇出来的风、歌唱的快速节拍、回荡的声音波、桃花扇子下的风、月落时息止的风。本文考辨,是应为桃花季节的风,并将此二句置于古典文学歌舞描写流变史中,考察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3.
Antithesis(对照)对文章的写作与欣赏有很大的帮助,这种修辞格可以从音位、词法、句法、语义和语篇等层面进行对比语言学分析,在阅读理解时能分别体会出不同的含义以及antithesis在中西宗教、政治、社会和教育等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4.
英语中的“对照”(antithesis)是一种结构工整、内容凝练并和汉语相似的修辞手段。美国作家马克斯.舒尔曼在其名篇Love is a Fallacy中从宏观构思到微观写法上都充分运用了“对照”手段,使作品成为永具魅力的流行经典。本文探讨了作品中主题、标题、故事大意、主要人物、中心线索、篇章结构、三个人物命名艺术、对话与非对话段落间的对照以及部分精彩对照句例的赏析。  相似文献   
25.
借对的认定     
结合语言和文献,从言语交际的一般原则出发讨论古诗中借对的认定问题,我们以为:一、借诗句中某字的同音字的音义来形成工对,前提之一是,这个借来的意义不得与原对子的正义、语境相冲突.如果它处于某个词或词组结构中,那它在意义上要能与这个词或词组作最低程度的组合.二、在强式字词和一些常用的凝固结构上一般不产生借对.三、在当时人乐于接受的、意境等方面本自相配的事类、义类之间,不会产生借对.四、借对既然是为了追求对偶的工整,那么,是否为借对,就可以通过反推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26.
Parallelism、antithesis与排比、对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allelism与antithesis是英语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Parallelism常译为平行式平行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完全相同或非常类似的句子构成。并且句子或句子之间的联系由于语义上的一致和句法关系的相关得到加强。Antithesis意味相关、相对 ,是把相反的词、短语或从句用平行或对称的结构排列起来 ,以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使两层意思互相对照 ,达到加强语气的目的。Parallelism及antithesis与汉语的排比、对偶有相似之处 ,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7.
浅谈对偶     
对偶是汉民族心理的、思维的、语言的三方面的结晶 ,是汉民族特有的语言现象 ,这种修辞方式具有对称性、重复性、完形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也是对偶具备外部形式上的完整性和内部语义形态相对独立性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28.
典面是指典故的相对稳定和精练的语言表达形式。原典的各项语词和意义元素是组成各种典面的基本材料。人们根据话题选择名词性典面或谓词性典面,为适应对偶、押韵选择和创造非同寻常的典面;甚至,人们还可以在组成一个典故时用典而产生层次复杂的点面。  相似文献   
29.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频繁,与汉语被动句有不少差异.译成汉语时,它可译为主动句、判断句、无主句和汉语的被动句.英语中还有一些主动语态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30.
汉语文字作为文学创作的媒介 ,在指称对象及其意义的同时 ,还指向自身的形式美 ,表现出“以象(形 )见意 (义 )”的“诗性特征”。六朝文学批评的一个特殊贡献就在于它第一次系统深入地开发利用了汉字的这一诗性特征 ,既为汉语文学创作与批评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有助于我们立足于当下的现实 ,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 ,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