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1191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中部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之一,农民工问题是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有必要对农民工内部分化特征和农民工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农民工存在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addresses crisis communication shortcomings of oil companies working in the Nigerian delta region. The anticipatory model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is blended with the public relations relational perspective to demonstrate how oil companies have responded to crises in the delta region in a manner contrary to what w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se perspectives. The result has been persistent turmoil in the region and significant distrust of the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04.
在概率统计教学的基础上,对参数假设检验教学中出现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几个问题做了系统的总结,主要包括决策的依据,拒绝域的选择以及决策可靠性的判断,其中对做出"接受零假设"决策的可靠性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5.
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步骤是突破小规模经营的瓶颈,发挥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区域化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实现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6.
为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良好机遇.现阶段是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是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能反映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确定和解释影响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因素,以对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指出政策推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异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与转移,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接与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三地产业对接与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与产业转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8.
合作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方向,是优化配置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重要保障。以大学联盟为视角,基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立足于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国外大学联盟的经验,从明确目标、平等互惠、创新形式、加强自律和创设氛围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研究路基及周围土体温度的分布规律是分析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基础,结合哈齐客专DK221+150断面3 a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天然地表及路基不同位置的地温分布规律;建立温度场的仿真模型,研究温度沿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分析保温护道高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现场监测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护道对路基的边坡下部和坡脚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减小冻深,但对路基中心的温度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0.
In the 1920s and 30s, mass conversion movements to “Russian” Orthodoxy emerged among Greek Catholics in Czechoslovakia and Poland, comprising a new chapter in a continuing saga of conversion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in what was then Austria–Hungary. Pre-1914 conversion movements arose in large part due to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 especially return migration – between Austria–Hungary and the Americas. Americanists have generally treated the 1920s and 30s as the era whe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s impact waned owing to US immigration restrictions, while East Europeanists have minimized or ignored 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upon East European regions. Interwar Catholic-to-Orthodox conversions, however, are not merely attributable to historical legacy: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continued to influence the dynamics of conversion as an active, contemporary force. As had been true prior to World War I, returning migrants and their families comprised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stituency of the movements after the war; migrants remaining in the Americas supported the East European movements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remittances, and activists on either side of the Orthodox/Catholic divide treated the conversions as transnational phenomena.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upon shifting ethnoreligious identif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hifting social, national, and geopolitical circumstances, 1918–19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