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873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Interest in applying sociological tools to analysing the social nat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been rekindl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for researchers new to this field of enquiry, navigating the expansive literature can be challeng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way to help these researchers to think about, search and read the literature more effectively. It divides the literature into three categories. Research in each category is informed by one analytic perspective and analyses one “type” of AI. Research informed by the “scientific AI” perspective analyses “AI” as a science or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underlain by the “technical AI” perspective studies “AI” as a meta-technology and analyses its various applications and subtechnologies. Research informed by the “cultural AI” perspective views AI development as a social phenomenon and examines its interactions with the wider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which it develops and by which it is shaped. These analytic perspectives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AI” from chiefly a scientific research subject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a widely commercialised innovation in recent decades and increasingly to a distinctive socio-cultural phenomenon today.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法律专家意见书与日俱增,并对司法审判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它既不属于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又不同于辩护词、代理词,当属学理解释。其存在,有助于保护"弱势"的合法利益,有助于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从比较法学角度出发,借鉴美国的"法庭之友"制度,亟待从立法上赋予法律专家意见书以"名分",确立出具主体资格,明确适用范围,载明邀请主体、费用负担、与当事人利害关系,法律专家仅对适用法律问题发表意见,不能对法律事实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93.
机关诉讼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之间因权限问题产生争议而请求法院予以解决的一种行政诉讼类型。从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机关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来看,确立机关诉讼制度需要有历史传统、地方自治、法院权威以及现实需要四个条件。在我国建立机关诉讼的设想不符合实际,我国没有机关诉讼生长的土壤,机关诉讼与我国行政诉讼性质定位相左,法院缺乏应有的权威,借助诉讼程序推动实体法发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4.
司法活动的进步有赖于司法制度的改进,而司法制度的变革则源于理念的推动。在对刑事诉讼理论的理解和刑事司法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在刑事诉讼中应树立裁判中心、平等对抗、法律真实、程序正义优先、程序制裁五大理念,这些理念应当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95.
保持司法的人民性要求司法裁判吸纳民意,而司法裁判吸纳民意需要相应的程序机制。陪审制度的本旨在于掖助司法裁判对民意的关照。然而,中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已远离了陪审的本意,沉沦于三方诉讼构造,无能于有效传达民意。只有本诸陪审之本旨,解构现行陪审制度,实现人民陪审员的解放、司法裁判权的释放和人民陪审员选任权的下放,从而转换诉讼构造,才能形成司法裁判吸纳民意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996.
论诉调对接的法理基础与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诉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在能动司法理论的基础之上,能动司法理念在内涵和特征上为诉调对接机制的创建与实施提供了法理支撑。对诉调对接的社会功能不能做过高的期望,其价值取向应定位于实现诉讼与调解的平衡,实现新时期调解制度的重构;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法院案多人少、诉讼压力沉重的局面,还有赖于司法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997.
工会权力①作为一项隐蔽的社会公权力,其权力行为如对劳动者组织工会享有批准权、将工会会员资格与分享公共福利挂钩、调配处置下级工会财产等,已与会员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如结社自由、财产权等发生冲突。而在现有法制框架内,囿于民事诉讼审理对象之有限性和行政诉讼受案标准之藩篱,二者冲突的诉讼协调途径遭遇梗阻。"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权力必有规制"之基本宪政原理,要求宪法必须发挥其"公民权利保障书"和"权力规制最高法"的效力,有效规制工会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通过构建宪法诉愿诉讼制度,能够弥补诉讼协调机制之缺漏,进而有效化解工会权力与会员权利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98.
交涉,是诉讼活动中各方主体围绕纠纷解决所展开的互动行为。交涉贯穿诉讼过程始终,主要表现出四种形态: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沟通;规范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首唱与唱和;诉讼行为人间的权能博弈;以及通过交涉而最终达成的合意。  相似文献   
999.
论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下的证据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模式从“辩论主义”向“协同主义”转变的历史背景,为民事诉讼各主体在证据收集领域的协作奠定了正当性基础.民事诉讼证据收集的主体包括当事人、代理律师、法院三者,而并不包括检察机关.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当事人居于主导地位,代理律师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而法院则对当事人取证行为予以阐明和指导,并可弥补当事人取证能力之不足.证据收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应定位于分工与协作,其中分工是前提,协作是本质与核心.证据收集程序中的协作具有两层含义,其中取证主体与对象间的协作具有更为实质的意义.各取证主体与对象所负担的协作义务其法理依据并不相同,但其共同的深层根据为各诉讼主体所担负的“诉讼协助义务”.  相似文献   
1000.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归结为语言分析或语言批判.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自然语言哲学."意义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论"就是这两种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两者各有侧重点前者注重"逻辑分析",致力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造理想的人工语言;后者提倡"自然描述",强调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研究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其结果为西方语言哲学开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