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58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3592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31.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若干年来也出现了农业生产力长期徘徊、缺乏后劲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底子薄、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更存在着有关农业用地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缺位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32.
当代的生态危机在西方伦理学界引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挑战。争论双方围绕道德主体的范围和自然的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争辩。人类中心主义墨守传统伦理观念,认为道德主体只局限于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主体还应当包括自然,它试图通过强调种际平等,把道德关怀范围扩大至非人类存在物,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通过分析、比较生态伦理学各派的主张,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有清醒认识:首先,人类要尊重非人类生命的权利;其次,应恰当处理生态系统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最后,人类还必须对自身的认识偏见时刻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833.
针对《刑法》第137条关于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的规定范围略显狭窄的缺陷,提出应当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下列主体:将工程建设的相关自然人及人合性组织列入本罪的调整范围;另外,还应当将“勘察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站”和“施工图审查单位”增列为本罪主体,以利于对本罪的制裁与预防。  相似文献   
834.
论编辑美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美学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也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审美观照的产物 ,在编辑工作实践中得以确认和形成 ,并从编辑工作实践出发 ,对编辑活动进行审美反映 ,思考编辑活动中的美学现象或审美规律 ,把编辑活动与文化创造活动结合起来。从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本质及其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提出了编辑美学的意义就在于以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形式和内容统一的文化产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835.
胡晓靖 《南都学坛》2005,25(6):67-69
文学鉴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诗歌也不例外,从一首诗歌的诞生到意境美学的实现,应该分为三个环节、两个阶段。三个环节即诗人、作品、读者;两个阶段即作品诞生阶段与诗美实现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各具特色:诗人与作品之间,作品看似被动的,但文本自身的规律使得诗人也不能不顾其余;而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也是明显的,首先,诗歌文本贮存的种种信息或意蕴使读者流连忘返;其次,读者在诗歌文本意蕴的感召下,又调动大脑中已储蓄的与诗歌文本相关联的大量信息反过来激活作品,正是这种双向“互动”最终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弥漫成意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36.
翻译涉及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研究翻译决不可离开语言,对原语和译入语的对比研究是提高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汉英主语差异的特点来探讨汉译英中主语的定位问题,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37.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以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基本消失为适用前提的行刑制度。虽然刑法界对缓刑制度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同,但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具有裁量与行刑的双重属性。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起源于西方,它的产生是与自由刑的广泛适用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清末从西方引进的,它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国家的缓刑制度而制定的。它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社会性质,又考虑了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目前我国的缓刑制度与其他一些国家关于缓刑条件的规定相比,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它既考虑了犯罪事实的客观因素,又考虑了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的主观因素,既考虑了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又考虑了其平时的一贯表现和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8.
制定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旋风在全球掀起。中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中国 2 1世纪议程》和优先项目计划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一个重大战略。文章主要从市场主体趋利性的角度 ,分析在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之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立法与执法、推行环境保护市场化、把生态建设与治穷致富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39.
苏轼诗词寓意丰富,用词精炼,有些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重现诗歌的美学价值是翻译苏轼诗词所必须考虑的。但由于中英文语言结构以及文化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形式还是审美价值难免有所损失。针对苏轼诗词的美学特点,以等功能补偿原则为基础,对诗词语言美和意境美两个层面的美学损失进行补偿研究,揭示了苏轼诗词翻译过程中不同层面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840.
玛丽·恩迪亚耶是塞内加尔与法国的混血儿.移民身份及幼年被“遗弃”的遭遇,使得她对地域身份格外敏感.在《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三位女性的生命轨迹游移在法国和塞内加尔之间.女性地理主义认为,女性与空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地域空间是女性经验和意识生发的场所,人的地域身份与生俱来,犹如女性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般.《三》从表层来看,体现了女性对地域身份的困惑;深层考量,彰显的却是女性深层次的身份迷惘.在《三》中,恩迪亚耶以女性意识操控了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使地域空间成为女性的“心理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