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68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294篇
综合类   2022篇
社会学   281篇
统计学   1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较高的盈余持续性预示着企业的盈余质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平稳并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盈余持续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我国A股市场2007—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资源配置战略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主导型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要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进一步区分具体的盈余构成后发现,经营主导型公司核心利润的持续性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但其投资收益的持续性显著弱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上述结论表明,盈余及其构成的持续性均会受到公司资源配置战略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既为公司资源配置战略影响盈余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又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透过战略本质看清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2.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农保制度能否促进农村家庭的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参加新农保和参保人数越多都会使得中国农村家庭的纯收入与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基于异质性考虑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纯收入还是人均收入,收入越低的家庭,参保对家庭收入的促进效应就越大;而且参加新农保缩小了不同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及其内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金融集聚是促进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城市内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金融集聚显著推动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城市金融集聚的扩散阶段还没有到来之前,政府旨在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政策可能会抑制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以改善估计误差为主线,选取了10种变动均值-方差的资产配置模型,以等权重策略为基准,运用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Alpha值为判断准则,同时考虑了允许卖空限制和非允许卖空的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资本市场中配置模型并不能显著战胜等权重策略,但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模型开始显现配置效果,尤其在Alpha准则下,变动均值-方差资产配置显著。同时本文还将实证结果和目前我国投资者的实际资产配置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了现实配置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最后对4类常用资产进行了模拟研究,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5.
基于移动价格平均、动量和移动交易量平均三类技术指标,研究了其对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预测效果,并以基于宏观变量的预测为基准比较分析了其预测能力.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技术指标能够在样本内和样本外检验中有效预测我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其预测效果显著超过已有文献中广泛使用的宏观经济指标.第二,对于不同的模型设定和数据频率,技术指标预测效果表现稳健.第三,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基于技术指标的预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能够显著提高资产配置效率,获得超额收益.相关结果能够为大宗商品投资及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和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76.
Using data from Finland,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a small but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regarding adult children's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income and their parents' mortality at ages 50+ in 1970–2007. Higher level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30–36 per cent lower parental mortality at ages 50–75, controlling for parents'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income. This association is fully mediated by children's occupation and income, except for cancer mortality. Having at least one child educated in healthcare is associated with 11–16 per cent lower all-cause mortality at ages 50–75, an association that is largely driven by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hildren's higher white-collar occupation and higher income is associated with 39–46 per cent lower mortality in the fully adjusted models. At ages 75+, these associations are much smaller overall and children's schooling remain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than children's occupation or income.  相似文献   
177.
在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各地政府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关注与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改革,也给高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具体分析了政府非税收入改革给高校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以及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8.
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EAMC中产阶级分类界定,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估计了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增长,描述了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产阶级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极大受益者.尽管他们有较多的民主意识和群体利益冲突意识,但目前阶段他们仍希望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支持渐近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79.
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既具有居民收入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现有的研究一般以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等为基础,来分析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甘肃省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试图从流动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就职行业、流动去向及工作稳定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wages is well documented 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Positive health effects as well as networking mechanisms serve as explanations for the “alcohol–income puzzle.” Using individual-based microdata from the SOEP for 2006, we confirm that this relationship exists for Germany as well. More importantly, we shed light on the alcohol–income puzzle by analyz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everage-specific drinking behavior and wages. In our analysis, we disentangle the general wage effect of drinking into diverse effect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rinkers. Mincerian estimates reveal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ne drinkers and wages as well as between multiple beverage drinkers and wages. When splitting the sample into age groups, the “drinking gain” disappears for employees under the age of 35 and increases in size and significance for higher age groups. We also find a “beer gain” for the oldest age group and male residents of rural areas as well as a “cocktail gain” for residents of urban areas. Several explanations for our empirical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alcohol–income puzzle is a multicausal phenomenon.
Markus M. Grabka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