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中提琴的历史发展、音色特点、圣-桑《a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人们对中提琴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2.
阿呆 《华人时刊》2012,(2):64-66
安徽太和县乞丐宋天福,边说唱边行乞,妙语连珠自称艺术。38年来,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还应日本、新加坡等地华人社团的邀请挺进大雅之堂商演,其说唱视频传遍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红极一时名声大噪,成就一名残疾乞丐的艺术生涯巅峰。不仅如此,宋天福练就的一身炉火纯青即兴说唱的本事,还自编自演制作成个人唱片专辑热销皖北、豫北大街小巷,一举赚得百万家资,人称"史上最牛的乞丐"。  相似文献   
33.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是由若干区域文化单元交流融合而成的。淮海民间小调作为单元之一,既是淮海戏内容的来源,也是该地人民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的折射和缩影,该地民间小调经过了历史兴衰演变,形成了一定的曲式结构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4.
段秀维 《现代妇女》2014,(3):233-233
《小放牛》描述了在封建社会的里被压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控诉,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涉及到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矛盾,歌曲的情绪岁悲痛,小调感情真切、动人。  相似文献   
35.
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它的创作者——歌王子王洛宾通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改编,让世界人民了解到新疆人民的情感世界是多么丰富灿烂.活泼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使民歌小曲转变为家喻户晓.如今,从民歌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超女",对这首作品解读随着时代变迁一直进行着调式、节奏等的转型.本文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为例,探究当代音乐存在现象与变化趋势,运用当代文艺思潮与审美文化知识从而进行解读与评价.  相似文献   
36.
壮语声母b和d在各方言土语中有v和r、m和l、m和n三组变体。其中第一组变体是复辅音分化而成,第二组和第三组变体则是语触音变规律所使然:即b和d与"n、l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l;与"n、l不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n。从b和d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语触音变是因操某一种语言的人在仿读并接受另一种语言中特有的语音成分时发音动作偏位而导致的有规律的语音变化。这种语音变化最终造成两个差异:一个是语音的空间差异,另一个是语音的时间差异。语触音变规律有助于对语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作为阿根廷最著名的现代作曲家之一的阿尔贝托.金奈斯特拉(A lberto G inastera),其作品并不像20世纪下半叶"拼贴"或是"复风格"技法那样刻意追求音乐材料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是将传统与现代技法相互融合,技法的使用完全服务于表现音乐形象、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思维。这种既不过分推崇时新的技术,又对已有技术灵活使用的创作理念,应是21世纪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38.
文章分析了青海民间小调“南柔北刚”的风格差异以及独成一派的说唱特征。  相似文献   
39.
在聚焦、扩束、准直等需要改变光能量分布的场合,考证了高斯光束特征参数b、W0在传输变换中对选择物距、透镜焦距及光学系统的指导作用,考证了虚像存在的条件,并分析了b、W0对变换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曹魏及西晋前期,在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全面复苏的前提下,朝廷礼乐建设的客观需求与君主、贵族们的精神消费需求,有力地推动着文人和艺人们歌诗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活动,民间歌诗则为他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源头活水,这一切使歌诗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并为南北朝歌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