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3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the change management literature, most studies on recipients' resistance to change include only the views of agents or of recipients, thereby ignoring that these parties may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In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we include the perceptions of both parties in studying the recipients' resistance and the impact of the agent's leadership behavior. In a sample of 117 agent-recipients groupings, covering 110 different change projects in 90 organizations, we found that agents perceive higher levels of recipients' resistance than do the recipients themselves. Additionally, we found that agents who create space to enable recipients to think and act differently (by employing creating behavior) report higher levels of recipients' resistance, whereas recipients perceive their resistance to be lowered when agents facilitate an emotional connection to the change (framing behavior). The depth of the change appeared to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recipients' resistance, indicating that agents and recipients differ in which change leadership behaviors they perceive as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resistanc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hange depth. These findings imply to re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 and recipients and we propose some promising avenues for future studies in resistan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逻辑的实践转向,彻底改变了谬误理论的面貌。对人类主体认知执行活动的考察发现,主体的类型、主体可利用资源的多寡以及由主体瞄准的目标所规定的执行标准,决定推理的合情理性或谬误。主体的推理是在认知经济观念框架下的实践推理,传统上判决为谬误的推理,实际上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在认知上有效力的“贫乏资源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63.
对于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目前学界对其业务范围没有同一的认识,相应的也没有同一的定义,对其法律地位自然也是莫衷一是,本文以中国目前有效的法律文本作为基础,以概念法学逻辑涵摄的方法,辅之以法律解释的方法,通过相应的分析指出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在不同的业务形式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4.
与普通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同,基于武器装备动员的生产企业的目标具有多重性。当前武器装备生产企业中相关的制度安排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原因。减少委托代理成本,提高激励水平,是提高武器装备动员体系的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构造可互操作的数据库平台,是目前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实现异种数据库互操作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数据库互操作性必须提供对远程数据库资源的透明访问,并隐藏异种数据库系统间的差异。按照这样的原则,提出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来实现可互操作数据库平台的方案。该方案首次将ODP的交易技术引入到数据库互操作性的实现中,较好地解决了透明性和可扩展性的问题。文中将主要介绍IDPT的体系结构、交易器的功能、上下文空间及服务代理。  相似文献   
66.
讨论了证券投资基金中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给出了考虑投资总收益作为单一可观测变量的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了风险分析,提出了证券投资基金中风险防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7.
详述了二价锡离子稳定剂的筛选方法和过程,将筛选出的最佳抗氧剂Q组成配方用于铝及其合金的氧化着色过程。  相似文献   
68.
由翻译的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组成的翻译伦理模式理论对中西方翻译伦理学的发展贡献巨大,以致于国内翻译界出现了以该理论为基础构建普适性翻译伦理的建议。然而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和规范伦理没有明确翻译主体(译者除外)的具体指涉,对翻译主体(译者除外)的定位也不一致,旨在融合这4种翻译伦理的承诺伦理也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以翻译伦理模式理论为基础构建普世翻译伦理的设想不可行。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从医院的公益性以及建设工程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实行代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就医院建设工程实行代建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In a one‐principal two‐agent model with adverse selection and collusion among agents, we show that delegating to one agent the right to subcontract with the other agent always earns lower profit for the principal compared with centralized contracting. Delegation to an intermediary is also not in the principal's interest if the agents supply substitutes. It can be beneficial if the agents produce complements and the intermediary is well in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