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14篇 |
理论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136篇 |
社会学 | 4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破产或破产的可能性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破产延缓了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这种延缓本身的成本并不很高,但由于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而这种延缓使得破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劣势.企业间最终的均衡结果取决于破产企业固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如果固定生产成本较低,那么产品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采用相同的策略,最终的均衡结果是对称的;反之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采取不同的策略--一家企业寻求债权的税收优惠,另一家企业寻求股权的策略效应,最终的均衡结果是不对称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行业中相似的企业之间资本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2.
杨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0-43
对破产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对美、德破产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我国的实践进行历史的回顾 ,针对破产机制在我国的发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为了确保破产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和谋求社会整体利益的重整制度价值日标的实现,各国企业重整立法多限制担保物权在重整程序中的行使,从而使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则在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得以排除。重整程序在限制担保物权行使的同时,亦应对担保物权人合法权益给予相应的救济与保护。 相似文献
44.
近代中国第一部破产正式立法为清政府1906年颁行的《破产律》,由于官商利益冲突及该律在执行中遇到的阻滞,其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被废止。中华民国成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7月公布《破产法》之前,我国在破产领域始终没有正式有效的制定法,遇有破产案件,只能依据惯例或法理裁判。此时期作为裁断机构之一的商会发挥了重要功能,但通过对地方商会有关破产纠纷的个案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商会对破产案件的裁断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45.
我国破产法没有区分可能采取的拯救与清算程序,统一按照清算程序的支付不能与资不抵债标准概括申请与受理条件,无形中提高了立案标准,推迟了立案时间,造成申请难、受理难以及法律适用难。本文的主要学术思想有两个,一是破产立案标准采用抽象的概括主义模式与我国的成文法以及司法传统不相适应,折中的列举主义有利于加强破产法与强制执行程序以及公司法的僵局与清算制度的衔接,有利于解决破产申请与受理上的法律适用难;二是降低受理门槛,将“支付不能与资不抵债”下单一的偿债标准降低到“财务危机”下偿债与经营标准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保障现代破产法预防与整顿经济秩序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6.
我国的债务监禁问题与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7):14-17
在秦律中,债务奴隶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却建立起了债务监禁制度,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现在,我国对禁止债务监禁和保护债务人权利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刑法的处罚中,而忽视了对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破产免责制度的采纳和运用,这是我国法律在保护人权、特别是保护广大债务人阶层人权方面的薄弱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7.
王智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84-90
“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后,下一阶段的执行工作应当以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最终目标为一切工作的指南与导向。“切实解决执行难”对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应当分别通过“权利外观原则、共有财产的区分、财产取得的时间范围、财产的可执行性”、“财产查找能力的提升、财产申报的询问听证、恶意逃避执行行为的制裁措施”等手段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与“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的认定标准,构建附期限的终局性退出机制,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个人破产的相关制度,使实践操作得以具体化、规范化,以期对“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8.
邓青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99-101
通过分析破产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破产审计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审计业务;第二,检查风险是破产审计风险中的关键因素;第三,控制和降低检查风险的前提条件是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控制破产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破产审计的特定范围和特征分析,采取可行的措施;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审计风险的预测性分析和制定严格、周密的审计方案等。 相似文献
4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破产不可避免地导致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此 ,新修订的破产法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破产案件有关的各主体的利益 ,将实现均衡利益作为其价值目标。相应地 ,破产法应增设重整、监督和惩治破产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50.
王红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31-35,83
1907年《大清破产律》废止以后,清末民初破产案件的审理,是一种“根据商业习惯、间或参照破产律的法理的不完全的破产制度”,上海商事公断处作为民初的民间仲裁机构,其处理的上海大有机器榨油公司破产案,反映了民初破产法缺失下民间破产案件的处理程序及习惯和法理结合的“不完全的破产制度”的具体运作过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近代破产案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