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1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798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4448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古典美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美学家们都曾加以思考,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为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谢林,对艺术与自然的看法与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他反驳了两种流行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独特理念。谢林的看法,与康德和黑格尔有所不同。谢林的论述,对我们今天认识艺术与自然、人与自然之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冲击,使不少国人陷入价值错乱、虚无的状态,亟待对其加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及构建可谓正当其时。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构建,必须遵循人性维度。运用理性思维去把握人性,形成科学的人性理论,并将其付之于现实生活予以检验,把握人性的真实,才能为核心价值构建奠定人性的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93.
水书即是易,是华夏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水书,水书易被当成鬼书禁书等来损毁它禁绝它,历史的加减乘除的结果,水书、水书易无可奈何地濒临自然灭绝、自然消亡的状态。史籍称:华夏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臧’,三曰‘周易’,水书易是否就是所谓的"连山易",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水书易命名名正言顺恰如其分。水书易的名称具有特异性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同时还具有通用性。水书易的发现是贵州引以为傲的惊天大喜事已经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以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水书易名称正日益被广泛使用着,不但能够代表贵州的声音,同时还可树立贵州的形象,突显贵州传统民族文化优势和特色。水书易完全可以作为贵州易经文化的品牌和名片。  相似文献   
94.
Genomic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only 1.2 per cent of the genome is devoted to protein coding sequences (the most commonly invoked definition of genes), and that much of the remaining sequences are employed in regulation – that is, in responding to signals, first, from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of the DNA, but ultimately from the distal environment – from the cytoplasm, from the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cell, and finally, from the environment beyond the organism. Such signals are not restricted to the simp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i that impinge directly on the DNA,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ll, or even on the body as a whole: organism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have receptors for forms of perception that are not only more complex but far longer range. Humans have especially sophisticated perceptual capacities, enabling them to respond to a wide range of complex visual, auditory, linguistic and behavioural/emotional signals in their extended environment. Research has recently begun to show that responses to such signals can extend all the way down to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The question is this: to what extent are we witnessing (at last) a rapprochement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ce of bi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nd to what extent do the new promises of synthesis merely reflect an expansion of older reductionist aims, threatening once again to marginalize rather than incorporate the insights of cultural analysis? As in my earlier discussion of the nature/nurture debate (2010), my focus will be restricted to the Anglo-American context.  相似文献   
95.
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意识形态之争的表象是话语权、信奉者和影响力、感召力的争夺;意识形态之争的根基源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传播方式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之争的实质归于阶级和国家利益的维护。当前,认清意识形态争论的表象、阐明意识形态争论的根基、揭示意识形态争论的本质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验和命题发展,总结出顾客参与网络品牌价值共创的文化机制、产品机制、互动机制、参与机制、口碑机制及其相应命题.  相似文献   
97.
创建学校品牌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职业学校形象。  相似文献   
98.
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不同的秉性。以动物喻人,自古即有。从辩证的角度看,动物秉性自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里我们借助动物思考人生,专门探讨动物秉性中一些好的品质,狗-无比忠诚;猪-难得糊涂;狼-勇敢合作的典范;牛-勤劳奉献精神;狐狸-聪明智慧的象征;龟-勤恳踏实的榜样。可见,动物的许多秉性亦给人生带来诸多的启示,值得人们以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99.
知识的社会价值具有二重性表现。从生产方式、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三个维度阐述了知识社会价值的三个正面性表现,同时从人体自身认识、人类生物性功能、人类文化、人类存在方式与安全性等方面对知识社会价值的负面性表现作了探索,认为,在知识发展过程中,知识社会价值的正面性和负面性在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中构成一个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00.
孙桂芝 《创新》2011,5(4):105-107,136
1850年问世的《红字》以及一个多世纪后的1977年面世的《荆棘鸟》可谓神父爱情悲剧的孪生篇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在欲望中的不同选择导致不同人格存在:在欲望中沉沦的邪恶者、在欲望中迷失的可悲者以及在欲望中自我救赎的坚守者。可以说作品中关于欲望与选择以及人性内在关联的深刻阐释使这两部小说具备了文学艺术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