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57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180篇
综合类   2480篇
社会学   19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大遗址在西安新城市定位下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之地,也是中国大遗址资源集中分布的城市之一.目前西安确立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战略性目标,为应对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国际大都市定位目标给大遗址保护利用带来了历史发展契机,也带来了新的要求,研究旨在为充分认识和发挥大遗址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巴黎文化产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城市观察》2009,3(3):28-37
“文化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巴黎作为法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中心,其“文化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巴黎“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也在不断变化与扩展。本文将试图对巴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一梳理,以期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面貌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9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条件下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观赏要求 ,期望更多高质量、高品味、高档次的绿地空间。笔者认为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体现出来 ,且应因地制宜 ,灵活变通 ,努力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94.
明代定都北京以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在历朝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石料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明北京营建工程对石料产生巨大需求。为此,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料采办活动。本文具体阐述了北京营建工程所需石料的种类、产地、采办和运输过程。明代北京营建石料采办在采运成本、运输组织、时间安排等方面均有周到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这是石料采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唐宋时期,佛教神灵毗沙门天王护城保民的特性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其流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保护城池的重要神灵。随着它在民众中盛行程度的增强,其所具有的功能不断拓展,从掌控生死、消灾去病到驱除鬼魅、送子迎福无所不能。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佛教在唐宋时期的中国化、世俗化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毗沙门天王的原始身份以及当时北方城市战乱频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6.
中小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形成集群式企业,会极大地推动区域增长。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抽样调查表明,企业规模、创新能力、政府服务、资金与人才等是限制集群式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建议通过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创新金融体制,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等措施以实现集群式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创新型人才是青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青岛市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方面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机遇,也要面对某些劣势和威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青岛市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吸引人才,完善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人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等.  相似文献   
9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中国史学发展的变化同步,美国中国学界不少专门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学者开始转向中国的城市,韩书瑞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她的《北京的寺庙与城市生活,1400~1900》通过对以寺庙为中心的宗教信仰活动的分析讨论明清北京城内与城外、上层与下层、外地与本地以及不同种族的居民逐渐融合、形成城市认同的过程,显示了她研究北京城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99.
澳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但它如何在明朝中国的体制下开放 给葡萄牙人,其性质和作用如何,曾经引起朝野内外的争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演变过程,并最终得以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澳门港口城市早期形成、发展的特 殊政治环境、行政形态和社会生活经验,造就了澳门“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特 性和传统,承传数百年而生生不灭。

关键词: 澳门、?港口开放、?城市建立、?政治争论、?历史作用

Macao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port cities in China to be opened to foreigners; but how, under the institutions of Ming dynasty China, it should be opened to the Portuguese, and what its character and function should be, were subjects that triggered controversy both at court and among non‐officials. It was only after a lengthy process of evolution that Macao finally developed into a commercial city. The speci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ve patterns and social experiences of early Macao created a unique character and tradition of “harmony amidst difference, and difference amidst harmony” that was maintained for centuries with undiminished vitality.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大陆内地,但自19世纪以来的两百年间,在海岸线上出现了众多的中、大及特大城市,构成为一条蔓延1.8万公里的海岸城市集合群。中国海岸城市带的形成,不仅带来了国内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刷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的海洋篇章,也将对于21世纪的东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化国际关系诸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值得从多重角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