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547篇
理论方法论   288篇
综合类   3237篇
社会学   62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strategy of analyzing the moral vocabulary of a social movement or subculture is proposed by which ethnographies and other qualitative works may place the moral and ethical concepts used by respondents into a broader sociological context. Through examining the moral resources, the status hierarchy which the specific moral resources within a given moral vocabulary form,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within which these moral resources exist, it is argued that it becomes possible to analyze and anticipate the moral claims and form of discourse which will be produced by a specific movement and/or subculture.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is method may be used to predict how the opposition to a movement and/or subculture is perceived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n antithetical moral vocabulary.  相似文献   
42.
陕甘宁边区人权法律的颁布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陕甘宁边区人权法律产生的背景 ,阐明了陕甘宁边区人权的法律概念 ,概括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的重大措施 ,总结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3.
犯罪构成的阶层性或平面性。不能决定“法庭话语权的平衡”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犯罪构成模式能够设置一定的诉讼规则,体现一定的诉讼职能和目标。大陆法系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模式,设置的是普通法系的可废除诉讼规则。由于缺乏程序要件的保障,虽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却有损司法公平,不利于人权保障,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4.
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指实现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它对于构建本国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比较研究中美两国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问题,包括行政管理措施、优惠政策措施、技术转移机制、技术标准以及司法保护等,能有助于我国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推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5.
资源匮乏,人均占有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大量的四荒地资源又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怎样促进四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从农村四荒地资源产权运作的历史变迁入手,分别对三年改造时期、合作社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及改革以来农村四荒地资源的产权安排及其变迁进行了描述与评价,进而得出结论,旨在对实践中不断高涨的四荒地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李衍玲 《东方论坛》2008,(5):116-120
公共权益避让是现代司法的重要理念,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涉及到公共权益的避让问题。公共权益的合理避让会促成社会诸权益的关系和谐,达到司法保护的平衡,进而实现社会民主与公正。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公共权益的避让应注意遵循长远平衡、定时平衡和弱势保护的原则,以达到公共权益避让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7.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公民权保障不仅要在其宪法、法律条文上得以体现,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其实现提供各种保障机制。立法上的规定,只是一种纸上的承诺,它并不意味着公民权的自动保护。权利的真实享有和行使有赖于权利主体之实际地位和实际能力。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得权利主体由于经济落后、资源短缺而造成权利实际享有的不平等,导致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权保障呈现出一种城乡“差序格局”状态。  相似文献   
48.
我国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认为,家族式企业裂解的制度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排他性、委托代理的高风险性以及人才选拔的制度封闭性。  相似文献   
49.
我国宪法经过四次修宪后,有关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宪法上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方面完美无缺。本文试从应然的角度反思我国私有财产权保障的不足之处,并就我国实际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有关人权限制的问题,我国宪法不论是文本还是理念,都与国际人权公约存在差异,因而产生两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问题。我国宪法限权条款有待明确化、具体化,违宪审查制度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