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823篇
理论方法论   364篇
综合类   4980篇
社会学   67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我国刑法学界普遍主张紧急避险所保全的权益必须大于其所损及的权益,否则为保全生命而牺牲生命的恶性事件将有增无减。于是,在紧急避险限度条件问题上便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权益对等否定论。透视权益对等否定论的价值论和方法论,则我们将走向权益对等肯定论,即紧急避险可以是保全的权益与损害的权益两者相等。  相似文献   
982.
我国对于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一直没有规定,成为法律上的漏洞。直到1999年新《合同法》颁布才正式确立了代位权制度,并在随后的司法解释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它的确立使我国民法担保体系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本文试从代位权的性质、行使及效力等方面谈谈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3.
How do activists create cultural change? Schola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as one avenue for cultural change, but to understand how activists foster change beyond their own movements, we need to look at activists’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their targets’ mindsets and actions. Sociologists need to look at activists’ boundary work to understand both the wide‐sweeping goals and strategies that activists enact to generate broad‐based cultural changes. Using data from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animal rights activists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drawing on research on ethnic boundary shifting, I show how activists used two main strategies to shift symbolic boundaries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as well as between companion and farm animals—(1) they blur boundaries through focusing and universalizing strategies and (2) they cross boundaries physically, discursively, and iconographically. This study contributes a new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xample to the cultural changes studied by scholars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it also provides a useful counterpoint to studies of symbolic boundar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984.
论民生保障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与社会保障不同,民生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公民提供的、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基础上不断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民生保障有其正当性、必然性,人的尊严、社会正义、国家责任、人权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为民生保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5.
传媒文化:做什么与怎么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文化,当代传媒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在塑造意识形态、社会动员、推动消费和认同建构等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传媒文化场域中,形成了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次场,这从根本上规制了中国传媒文化的当代结构。视觉文化的转向进一步加强了传媒文化的视觉霸权和视觉拜物教,看得见才能吸引人和广泛传布,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游戏规则。传媒公域作为公共话语的场所,也越发地深入私人领域,它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关注的复杂传媒伦理问题。快感的非政治化进一步凸显了消费文化的秉性,间歇性的政治冲动和传媒消费长期的快感化,实际上产生了传媒公众的政治冷漠。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传媒来实现自我和族群的认同建构时,混杂和同一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的这些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986.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制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安排上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状况。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产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对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土地制度、民间法规等相关制度安排考察和解构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现状和特征。研究结论:需要增强法律的性别敏感性;清晰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开展夫妻共有产权登记;协调法律和民间法之间的不一致;建立和健全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司法救济制度;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权力监督。从而消除制度上的漏洞和潜在的制度供给不平等,为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87.
《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再审程序存在缺陷,修改后更加强调程序正当性的重要性,如强调了质证的程序价值,管辖法院和审判主体的合法性与结果正当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与程序正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尤其是当事人对诉讼的参与权和辩论权。  相似文献   
988.
扩大人事处理争议受案范围、引入仲裁裁决和司法审查制度、明确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的界限以及公务员处分程序法治化,是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重大突破。但是,普通公务员救济的困境、人事仲裁机构独立性的缺失、领导成员权利救济的漏洞、公务员对上级命令说”不”的困惑、行政机关以外公务员救济的疑虑,则成为现行公务员救济制度的不足。比较借鉴西方现代公务员救济制度,创立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救济制度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89.
作为社会的团体公民,公司的生存需要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其社会责任应远远超出狭义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但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执行低于母国的社会责任标准,其对社会责任的选择并非源于道德的高贵,而是在各方力量博弈中,基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一个均衡的结果,即在企业社会责任压力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冲突中实现均衡。欲使跨国公司走出道德变异怪圈,必须要求其调整利己“底线”,让中国也能分享利益。  相似文献   
990.
精神病人作为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离婚诉权依法应得到保护。从离婚诉权的基本内涵入手,考查精神病人离婚诉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