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5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1435篇
社会学   546篇
统计学   7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复社是以衿绅阶层为主体成员的文人结社,因此衿绅阶层力量的强弱及其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复社的行动理念和模式。本文以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衿绅势力的盛衰为背景动态地考察复社的活动.揭示出复社的影响力正是明末江南地区衿绅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而清初这一地区衿绅力量的衰弱则必然导致文人结社的衰变。  相似文献   
992.
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进展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应对时下手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冲击和挑战的积极办法就是因势利导,主动将手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的“到课率”“参与率”“抬头率”低以及实时控制大课堂难等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教学痛点问题。本研发团队开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技术系统遵循“回归课堂”“教学并重”“精准教学”三大理念,初步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软智慧课堂系统,多维、便捷和精准的身份识别,课上实时无障碍互动和基于云计算的通用大数据平台四大创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做了一点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3.
    
家庭内部存在可供家庭成员共享的公共物品,随着家庭人数的增加,规模更大的家庭可以从中获得规模效应.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团队2007—2013年的农村调查数据,通过模拟恩格尔曲线,测量得到了不同规模和结构家庭的等量因子.研究结论表明,2007—2013年,家庭结构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家庭每增加1个学龄前儿童,支出增加约26.3%;每增加1个学龄儿童,支出增加约31.9%;每增加1个老人,支出增加约33.8%.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食物支出占比在变小,而居住、教育、娱乐、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占比在变大;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处在高位,且有所扩大,而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差距,且有所缩小.利用等量因子对家庭收入和支出数据进行调整后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均有所缩小,这是由于家庭内部分享公共物品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所致.本研究的主要启示是,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国家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994.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凸显出来的是学生党员发展后期的教育管理的问题。然而,过去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有所忽视,其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也有所不相适应。文章阐述的是一项探索适应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模式,它有效地贯穿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素质提升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95.
《村庄秘史》是作者王青伟历经多年思考的结晶。作者在文本中试图全方位理解历史人物,并试图以怜悯之心去弥合历史创伤,但是,由于作者缺乏对史实的全面了解,缺乏超越性视野,使得作品对历史的叙述呈现出神秘主义倾向,其弥合历史创伤的努力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二十多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从“二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多阶层,这一演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党应在多阶层分化局面中从执政的合法性视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社会整合功能视角、实现党内民主从而代表各阶层利益视角等方面综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农村阶层分化的不断展开,阶层关系逐渐成为农村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并在农民日常生活和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经验性研究越发凸显和迫切。然而由于相关理论、方法和概念相当薄弱,农村阶层关系的经验研究严重滞后。在农村田野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就农村阶层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进行经验性解析和阐释,在理论与经验之间搭建桥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形成了以萧公权和吕振羽为代表的两个研究范式。刘泽华在三十多年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以扎实的著作恢复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范式。他在政治思想史研究突破了以往僵化、教条的阶级分析法,但又并未完全放弃阶级分析,他认为阶级分析依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刘泽华是从历史学进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之后,他一直在努力拓展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提出要加强统治思想的研究、加强社会普遍政治意识的研究和民本思想研究,以此提升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999.
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引起的冲突,乃主要的网络冲突之一。当下中国,比客观社会底层庞大得多的群体均有着身处社会底层的心理感受,使得任何具有社会地位差异意味的网络冲突事件都具备了成为“社会寓言”的可能。这种地位型的网络冲突事件具有以下5个特点:1.冲突的参与者具有高流动性以及不确定性;2.冲突主体被符号化,释放紧张情绪成为参与者卷入冲突的主要原因,参与冲突的过程比冲突事件的结果对其更有意义;3.基于“社会契约论”的公民权利,挑战“政治身份决定论”的官场特权阶层之合法性,成为网络群体冲突的典型模式;4.在线下社会鲜少打交道的两极阶层,在网络上更容易产生“越界式”摩擦,暴露于公众视野的社会下层与上层的冲突频率远高于线下社会;5.网络;中突事件的责任,最终多指向政府,即使政府并非事件的冲突主体。这些冲突因其广泛、低强度的性质,具有“减压阀”与“反馈”功能,可视作一种低成本的舆情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中国,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起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显著变动,阶级阶层分化和群体化、社会流动加快、各阶级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不断加深的趋势日益凸显。这种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面,又对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党在执政基础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协调阶级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基础;创新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促进阶级阶层的有序流动;构建有利于党的执政基础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