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5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3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69篇 |
理论方法论 | 132篇 |
综合类 | 1677篇 |
社会学 | 151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运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后台认知操作,即通感隐喻意义的构建条件、构建方式及其意义构建的最终结果,可以论证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框架下通感隐喻意义解读的可行性,并能揭示通感隐喻背后"带镣而舞"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32.
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充分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的基础上所促成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其特点是把重心放在对历史语言的研究上,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来展示历史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辩证地看待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于我们建构一种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翻译西方的经典文献,在概念的移译上,多少潜移默化地在其“解释性”中接受其“政治性”影响。当然,翻译的“解释性”并不直接等于“政治性”,关键在于翻译所奠基的“理解—解释”之根据是“真实”,还是“真理”?而“真理”自身带有的“权力性”自然会向“政治性”转化。这只是一个总的区分,其强弱程度还要依赖许多中间环节——其中主要是推动词语选择的历史契机与精神倾向。这里简化为:在“解释性”中只限于谈“真实”与“真理”;在“政治性”中只限于谈“差异”与“选择”。而总的倾向是要归属于语言的“语言性”中聆听“道说”对意识形态化了的“诸神”或“真理”之审视与限制。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英语商务函电文本在词汇选择方面的六个主要特色,分析了英语商务函电文本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关系。分析表明,在英语商务函电文本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商务函电的交际者双方而言,合作是前提,礼貌是手段。为了达成合作,交际双方会在词汇选择方面采用一些策略,使得一些可能不礼貌的行为听起来较为合理。作者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函电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5.
张抗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58-59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尤其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的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对此提出了或支持或反对的意见。在综合了各方面的观点,并对语言符号的特性进行重新界定之后,认为语言符号既存在任意性,又具有象似性。从辩证角度分析,语言符号不过是从任意到象似的连续统一体。 相似文献
36.
关晓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在世界各国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民族语言的国际推广成为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汉语言国际推广龙头的孔子学院如何尽快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从而更有成效地推进中国语言文化对外传播是汉语言国际推广中的重要命题。法国法语联盟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语言国际推广机构,其成熟语言教学理论和成功实践经验对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窦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135-138
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这一根本原因出发,采用层次论的方法对于语言模糊性在语言不同层次的体现进行考察,描述了模糊性在语言不同层次的体现,提出了“模糊性的层次呈现性递减及消解性递增”这一考察方案,探索了这些模糊现象的认知成因。 相似文献
38.
樊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73-76
本文从信息传播的大符号观视角出发 ,在对以往电视学界有关“声”“画”地位关系论争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系统构成的观点 ,并简要阐述其次范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全过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监控体系构建的思路,探讨该监控体系运行的具体内容,并提出推进监控体系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40.
王冬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4-139
在网络社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充分和对称并没有避免公众同情与事实本身形成偏差的出现。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网络上的发声成为了节点化生活中的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转变为文化资本,公众同情作为传播过程中核心节点——话题序参量媒体参与社会资本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公共舆论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