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71.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classifying k Weibull populations by their reliabilities with respect to a control population. He have proposed procedur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or simplified linear estimators of the parameters. Estimators are based on type II censored data. The cases considered include unknown shape parameters being equal or unequal. In selected cases, the constants needed for the procedures are tabulated using Monte Carlo methods.  相似文献   
772.
The problem of selecting s out of k given compounts which contains at least c of the t best ones is considered. In the case of underlying distribution families with location or scale parameter it is shown that the indiffence zone approach can be strengthened to confidence statements for the parameters of the selected components. These confidence statements are valid over the entire parameter space without decreasing the infimum of the probability of a correc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773.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election and ranking methodology. Both indifference zone and subset selection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some modifications and generalizations. Two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ate the use of subset selection and the indifference zone approach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remark that selection and ranking methodology is a realistic approach in statistical analyses involving comparisons among two or more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774.
作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否有效促进出口产业升级,成为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和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议题。作者基于2007—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旨在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否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效推动出口产业升级,同时考虑技术水平、地理分布、“市—片区”布点、设立批次等城市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推动了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在开展严格的识别假设条件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从影响机制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动出口产业升级;从城市异质性看,对于拥有高技术水平、地处东部地区以及“一市多片区”以及“长周期”的城市,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文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研究层次上,已有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均停留在省级层面,忽略了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异质性,而文章作者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更为深入地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5.
高质量区域经济格局的构建,并非是若干独立区域战略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区域战略间的有机串联、高效联动。以强化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体系间的合作联动为突破,可以进一步放大重大区域战略的溢出效能,带动实现更大范围空间的协同、融合发展。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提出打造"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文章分析的"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位于黄河流域,地处河南(豫)、陕西(陕)、山西(晋)三省交界区,囊括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四大核心区域,联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横揽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两大重点区域板块,是新发展阶段下链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完善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布局。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地域面积20.2万平方公里,2020年区域生产总值5.82万亿元,年末常住人口9 079.4万人,初步形成了"三聚核、多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主轴引领、网络对流、交叉组团"的总体网络格局。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下的重点建设区域,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具备坚实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五增长极"。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各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资源相似、经济相关,具有合作发展的天然基础和综合优势,其高水平建设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的迫切需要,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联动合作的客观必然,是优化国家总体空间格局的内在驱使,也是传承黄河文化文明的历史趋向。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应当摒弃若干城市在地理意义上的简单"糅合",转而追求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联通、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全方面深度"融合"。文章建议,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思维,牢固树立"高效率合作"核心意识,以"高水平开放"和"高品质生活"协同推进,共同培育打造其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高品质合作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同时,呼吁争取将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上升为黄河流域的第二大国家战略,使其与总体战略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776.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7.
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历史奋斗过程中“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时代改革试点方法论,搭建一个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的解释框架,考察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案例样本,可以发掘中国农村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村改革试验区是衔接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系统场域,在接收到中央意向性设计与全过程跟踪的“环境压力”后,其内部聚焦“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实质运转,在可自由裁量空间内落实拓展试验任务,以输出创新、集成性典型案例,并经过反馈链循环再作进一步信息转换,从而推动地方经验跃升为国家政策。由此归纳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的试点运作逻辑,即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始终站位国家顶层进行决策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前提;构建系统而协同的纵向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性支点;在中央注意力分配下进行知识生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吸纳典型和辐射带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试点行动走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