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445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676篇
理论方法论   205篇
综合类   4972篇
社会学   878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Flood hazards are the most common and destructive of all natural disasters. For decades, experts have been examining how flood losses can be mitigated. Just as in other risk domains, the study of risk perception and risk communication has gained increasing interest in flood risk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is research growth,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is domain is believed necessary. The review comprises 57 empirically based peer‐reviewed articles on flood risk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and Scopus datab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rticles are listed in a comprehensive table, presenting research design, research variables, and key findings. From this review, it follows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are of exploratory nature and have not applied any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are availabl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nsequently, a method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in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people's flood risk perceptions and their adaptive behaviors is hardly present. This heterogeneity leads to difficulties in comparing results among studie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flood risk communication are nearly nonexistent.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summary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fields of flood‐risk perception and flood‐risk communication and proposes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2.
浅议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西方文化不了解,势必造成英语学习的障碍乃至交际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3.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eaning(s) of rituals among Sri Lankan Tamil Hindus in Denmark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It will use Roy A. Rappaport's theory on ritual both as communication and as a basic social act, but it will also, in line with Jan Assmann and Hervieu Legér, understand the ritual as a storing place of collective memory. It will give a short outline of what can be called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but also the placemaking of the Sri Lankan Tamil Hindu tradition in Denmark, but the empirical focus will be on the chariot procession (Tēr), which attracts thousands of participants every year. The Tēr procession is an example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Continuity because the participants try to reproduce the ritual as they know it from Sri Lanka, however, changed so it fits into or communicates with the new setting.  相似文献   
164.
以美国阿肯色大学跨文化交流的经历为背景,以具体文化情景下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揭示了在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下文化认同的两种表现:既表现为因语言相同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地域相近或相邻而产生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也表现为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吸引或冲突。而在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下要实现和谐相处,就要做到"我"与"他者"之间文化上的"欣赏"与"分享",即"文化的互为主体性",而这种和谐的实现源于人类本性的相通,即"人类心灵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5.
随着数字营销传播的发展,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营销传播的载体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消费和传播变得更加精准,各种各样私人化的定制服务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新型的营销传播方式让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位置.数字技术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经过数字营销传播的洗礼,社会结构重新部落化,沟通变得更加平等.行业之间开始融合,不同领域的行业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以往的营销传播理念已无法满足当今大变革时代的需求,新型社会形态需要全新的营销传播理论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66.
从英国林肯大学EFL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外ESL教育强调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视;具体从学习动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以及学习语境这五个方面,阐述其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的特色;旨在借鉴国外ESL跨文化教学的经验,启发我国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改革,促进培养适应新时代背景要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67.
媒介与社会性格形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性关系,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其著作《孤独的人群》中探讨了历史文化变迁中社会性格所存在的深刻复杂性,其中就已经涉及到了媒介变迁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尝试在理斯曼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新近发展出的媒介研究理论,将媒介技术特性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加以主题化,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术问题,并试图对理斯曼提出的所谓“传统导向性格”、“他人导向性格”与“内在导向性格”等社会性格的媒介形塑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8.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著作权法上的复制变得更为高效便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亟待梳理和解决的问题。基于3D打印技术原理,可将其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在输入环节,对CAD文件的作品类型进行规制,采用视觉标准界定立体作品,并以“美术作品+模型作品”的思路进行综合保护;在输出环节,3D打印属于复制,且可以实现从平面到立体和从立体到立体的复制形态,复制权的控制范围应不限于现行法律所列举的方式。针对3D打印技术在网络传播中的侵权风险,应对合理使用中的私人复制予以限制,灵活运用“三步检验标准”对合理性进行审查。3D打印在著作权法方面并未引发新的法律问题,现行制度已存在包容空间,不必为其特设著作权新规,通过对现有规则的解释和借助已有案例的适用经验便能解决可预见的著作权法争端。  相似文献   
169.
在对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内涵、主流媒体传播力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基于传播基础、传播能力、传播生态和媒介技术四个影响因素的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0.
针对反求工程中截面重构时由于分段点提取不精确造成重构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段点精确提取方 法。基于截面数据的法向量信息构建高斯图,将分段点确定在一个区间内,根据区间端点将截面数据分为不同的特征 段;优先重构直线特征,再根据约束重构自由特征,并在自由特征重构过程中建立动态搜索模型,用二次插值法动态搜索 精确分段点。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分段点的提取精度和截面重构的精度,重构的结果很好地还原了产品模型的初始 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