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8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4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64篇
丛书文集   660篇
理论方法论   635篇
综合类   3922篇
社会学   1381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hat Slovenian voluntary,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users' organis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have made to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of helpers and users. The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Slovenian psychiatric (institutional) treatment and voluntary community care are presented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Clare, a young woman who was diagnosed as a chronic schizophrenic. This examp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care in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in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is not only the 'narrative turn' within social welfare, but also symbolises the 'implicit tur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lper and the user. The real challenge of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help to disabled people (in respect of individuals working through traumatic memories) is that the helper can bear and support the user on a daily basi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e deep implicit relational memories of both become activated and influence the change within the user as well as the helper.  相似文献   
52.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omen generally adjust to unemployment better than men. This study shows that young women value work equally as highly as men, and have negative feelings when unemployed, which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a closed gender gap. However, children have a different influence on men's and women's unemployment experiences. Being a parent increases job-search activity and work involvement among men. On the other hand, children moderate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unemployment among women, and they decrease their job-search activity and work involvement. Being a parent increases labour-market marginality among young unemployed women. For young men it is a motivational factor for searching for and getting a job. The comparison shows furthermore that patterns of re-employment vary in the involved countries: Denmark, Finland, Iceland, Norway, Sweden and Scotland. They reflec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un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e countries and the welfare strategies applied.  相似文献   
53.
共有权权属是小区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的核心问题。区分所有共有权与一般财产共有权在权利主客体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并具有特殊的按份共有的性质。国外相关立法和学理对共用部分的界定各有特点,且对其有较为一致的三种分类。中国现有立法中关于小区建筑物共有权权属的规定较为零乱。中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统一、完善相关立法,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4.
当前在大学生中间流行着形形色色的不良择业心态,这些不良择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也不利于其顺利就业。运用归因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打造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择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55.
“和谐”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时代主题。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前沿和缩影,和谐社区的构建便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主题。本文即针对我国当前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以期有助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6.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中 ,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现象和现实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社区建设”概念的界定、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居民参与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地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7.
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片面的工业化和单向的农村———城市人口流动模式都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充分就业找到新途径,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速农村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8.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 ,加快“城中村”转型发展 ,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这些村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城中村”的转型发展 ,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转变。传统的路子是从村委会转为居委会 ,但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今天 ,不必要也不应该再走这个弯路 ,而应该直接向城市社区居委会跨越性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要积极探索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促进“城中村”跨越性转变  相似文献   
59.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弊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保障,报名资格随意规定,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考试录用环节不合理,考试监督体系不完善等蔽端。这些问题亟待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经验,在现实中给予合理的解决,从而保证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15家三资企业和230多名员工的调查,对深圳特区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既肯定了改革的成绩和经验,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外商对特区劳工问题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以使改革深化、完善、配套,更好地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