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要想提高史学史研究的水平,深入研究历史编撰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前辈学者对历史编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篇上,通过以晚清纪事本末体史书研究为例,证明用"通识"的眼光,宏观地分析一种史学体裁演变、发展的轨迹,更有助于总结它在史体方面继承和创新的特点,目的是为建立历史编撰学的体系做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82.
~~《渭南文集》的编纂与流传@蒋方$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22~~~~~~  相似文献   
83.
修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宏伟工程。如何提高修志的质量 ,这是修志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就修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并向年轻的方志界朋友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4.
兴文县建制始至明末 ,县名县治几经更改 ,未见地方志乘流传。清康熙以来 ,由于统治者重视和提倡地方志的修纂 ,兴文县几度修志 ,有诸多传本散留后世。对《兴文县志》的纂修溯本清源 ,由此管窥清代地方志的繁荣。  相似文献   
85.
杂文在沈从文创作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它却涵纳了沈从文思想艺术中的诸多曲折与矛盾。特别是《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这一组杂文,展现了三四十年代沈从文曾经有过的尝试、探索与失败,补充了沈从文由"边地牧歌"转向"抽象的抒情"的精神轨迹。而《沈从文全集》对"杂文"的收集、归纳,又为我们提供了沈从文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沈从文被经典化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86.
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理论研究方法为主,对上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行重新审视,包括规划的主要成效及主要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提高规划质量的六点新理念:合理地清晰地界定规划的目标;加强理论、制度和技术三创新;注重规划衔接性与协调性;提升规划的控制作用;提高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适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7.
关于中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应坚持学术性实用性兼顾、史家眼光、文化视角三原则;关于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做到教材使用与个性发挥、史与作品、讲授主动性与接受主动性、教学与科研四统一。  相似文献   
88.
宋代题寺诗通过寺院的公共传播后,有些作品很快流布众口,甚至成为一时经典;少数作品还会被镌刻入石,以诗碑形式延伸传播;有些经过往读者抄录而得以在地志笔记中留存,成为后人辑录的依据;而多数作品则因涂削坍毁或风雨侵蚀而消亡散佚。不同际遇构成题寺诗存佚与变迁的多重因素,对《全宋诗》的整理与辑录产生直接影响,漏收、重收、误收及版本差异等各种现象同时存在,对这类作品进行补录、甄辨乃至纠正是更好的保存文学遗产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89.
徽州家谱作为记载徽州宗族主要历史的文献资料,有较系统的编纂理论与方法。在清代徽州家谱的编修过程中,编修者十分注重家谱编修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重视家谱体例继承与发展、重视家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重视家谱的教化和激励功能。《馆田李氏宗谱》的编修秉承了上述特点,袭用了前代的编修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发展。深入探究该家谱的编修特色与具体内容,对研究清代徽州乡村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陈廷敬是清康熙朝重臣,他领衔主持纂修的康熙《一统志》,在中国国家方志编纂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主持编纂过程中,他提出了国家总志纂修总体框架编纂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彻在当时《一统志》的编纂过程中,而且也成为整个清代各级方志编纂的主导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国家方志的编纂,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