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0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1002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1.
基于季节性易逝品短销售期和短保质期的“双短”特性,其高额利润通常伴随着较大需求不确定性,而且一旦错过销售季节,其极低的残值将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折价预售策略将鼓励消费者提前购买,经销商也可通过预售产品数量的获知来提升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但消费者在享受预购折价优惠的同时,也可能承担未见到实物产品即进行购买的期望价值损失.此时,经销商若采取回购,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障,而在产生回购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预售价格与降低实物订货量等方式带来新增利润.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对预售与回购联合策略和单一预售策略进行对比,构建两种策略下的经销商收益模型,并得出相应的最优预售价格与最优订购量.研究发现,当商品单位成本较大或回购价格较低时,预售与回购联合策略的实施能够使经销商获得更优收益,且最优预售价格高于单一预售策略,最优订货量则低于单一预售策略,从而为经销商营销策略选择进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12.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managing demand risk in tactical supply chain planning for a particular global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pany. The company follows a deterministic replenishment‐and‐planning process despite considerable demand uncertainty. As a possible way to formally address uncertainty, we provide two risk measures, “demand‐at‐risk” (DaR) and “inventory‐at‐risk” (IaR) and two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to help manage demand uncertainty. The first model is deterministic and can be used to allocate the replenishment schedule from the plants among the customers as per the existing process. The other model is stochastic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deal” replenishment request from the plant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The gap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two models as regards requested replenishment and the values of the risk measures can be used by the company to reallocate capacity among different products and to thus manage demand/inventory risk.  相似文献   
213.
试论文化商品市场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定义了文化商品,并指出观念的公共性、单件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首先肯定用市场机制推动文化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文化商品市场失灵的三个方面:优秀文化商品供给不足、不良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假冒盗版,因此,需要政府对文化商品市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14.
自20世纪50年代掀起反边际主义革命的理论运动之后,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古典传统的挑战尽管潮起潮落,却从未停止过。近年来,新一代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深化其经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把其理论挑战与批判的视角拓展到消费理论——这个历来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统治地位最牢固的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理论变革,提出了若干体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基本特色的新消费原理。这种新理论更加强调人们选择行为的程序理性基础,消费活动的社会性与消费行为的结构性,消费过程的动态性与非均衡性,收入效应的至关重要性以及替代效应的严重局限性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代表了后凯恩斯经济学近年来的重要新发展,修正了主流派消费理论的若干重要缺陷,开创了当代消费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15.
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由外转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不但拉动经济增长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动员居民的即时消费.发展消费经济不只是提高居民消费力,还需要创造和提升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业态的扩展,消费模式的调整,是发展消费经济的主要路径,在消费经济中消费者是主体,但是不等于由消费者自己来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消费经济的主体还是生产和服务企业,政府也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16.
消费信任发生机制探索——一项基于中国本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在梳理以信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基础上,对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索,编制了消费信任发生机制的量表,并运用此量表调查了中国7个省市和地区的529名消费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声望和理性计算结果对消费信任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做决策时对刻板印象的偏好及其对商家的认同也对消费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17.
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服务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 20世纪 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该项改革在有效改善公共服务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治道变革提供了新的视野。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采取有效改革措施,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体系。  相似文献   
218.
广州的公关服务市场历经十余载已初具规模。应如何有效地寻找市场规模化成长的契机去伴随广州经济发展的脚步迈向国际化?每一个不同的行业、每一个不同的消费群体都有它自己特定的内容,特定的需求。如果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行为偏好、需求等各种表征都能得到很好的正面描述,那么在启动市场前就能够达到有效细分。不同层次的公关服务提供企业也能达到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零售服务业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福建省若干地区农村居民对一般消费品的购买行为,用Logit模型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针对农村居民对零售终端选择行为进行定量研究,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对优化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0.
从体验营销的角度研究通信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选取了中国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学、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及相关学科理论,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体验营销的顾客满意度模型和假设;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验证其假设;最后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