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0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1002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81.
农业干旱与农田水利治理机制 ——以湖北省沙洋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大中小型水利系统脱节;市场化管理失序;农民用水户协会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作用等,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民被排除在外,管理混乱;妨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致使农业干旱连年发生。新时期农田水利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入手,统一规划。建议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农田水利治理专项补贴,恢复统筹灌溉模式;恢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事业单位性质,重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职权,恢复其管理职能;设置新的村民小组长,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农田水利是准公共品,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强化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982.
了解消费者网络口碑传播的动机与行为规律是企业制定针对性网络口碑营销策略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了消费者口碑传播的九种动机,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动机与口碑传播行为的关系,发现社区兴盛、信息回报、情感分享、支持/惩罚商家、改进服务、提升形象和获得奖励这七种动机对口碑传播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3.
严肃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走入低谷,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均陷入困境,惟有散文在90年代成就了20世纪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消费文化时代文化消费的外力推动,散文很好地借助了这股外援,实现了一次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984.
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日趋蔓延,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窠臼,消解精神生活的神圣,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及心理问题,使大学校园变得浅薄、庸俗和放纵;"符号消费"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是当下异化的消费世界的真实写照,揭开符号消费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大学生回归消费的真谛,重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85.
在对个体金融决策基本框架及家庭金融特征分析基础上, 主要从行为金融学视角, 对近年来国内外家庭金融研究进行系统述评, 包括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回顾, 市场参与决策、投资组合决策及交易决策等;家庭消费决策研究回顾, 包括储蓄行为, 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信用卡贷款;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研究回顾等.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家庭金融理论研究工作的回顾, 为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梳理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 同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结合中国市场特色,提出中国市场家庭金融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6.
排他性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一项技术特征,其机制设计决定于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即其社会性,这就要求排他性机制的设计必须与包容性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适应。对准公共产品的排他性机制进行重构,应依据该类产品的公共性、排他性的强弱以及消费过程中的不均等性对个人效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大小,分别设计不同的排他性机制,并从根源上摒弃原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987.
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是规范和管理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手段,对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北京、上海、苏州、武汉、重庆、深圳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建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态度和管理期望的理论模型,运用Spss17.0软件对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个体特征、风险感知、信息可信度以及消费偏好等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态度和管理期望。由此,提出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制度的建议:坚持实施强制性标识制度;适时调整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88.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消费社会的到来相应,思想文化领域也会发生深刻转型。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商品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弱意识形态性。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性征日趋显现,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三大形态的文化转型,在当下中国尤其值得关注,文化转型和重建呈现"和合"趋势。与此同时,文化启蒙、文化纬度提升成为文化发展的强烈欲求。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推进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需要着力做好繁荣大众文化、振兴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89.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首先应以公共产品为主导,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其次或同时再考虑其商业应用模式及其财务效益目标。此前对物联网的应用研究太过商业化,本来完整的应用领域被细小的商业模式所割裂,更多的市场利益取向和更少的政府公益取向客观上已经阻碍了物联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提出物联网的基础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其应用的成本和效益可以替代庞大的相关领域的政府支出,在推广应用的初期政府的力度要大于市场,同时提出公益免费的、低价的和隐性的盈利模式。最后,从社会宏观效益角度,强调了物联网的应用对于民生改善、提高幸福指数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0.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模式逐渐成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利器,在该模式下消费者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形成创造一定的价值。本文构建了顾客参与产品价值共创背景下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刻画顾客参与偏好、顾客参与复杂度、价值共创效应和麻烦效应等关键变量,研究了零售商的定价和服务策略。研究表明,当麻烦效应充分小且价值共创效应足够大时,零售商引入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战略能达到零售商和消费者双赢局面;大多数情况下提供上门安装服务是零售商的占优策略;零售商提供服务后能够借助服务定价更有效地区分消费者从而更有效地实施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受损;大多数情况下零售商服务成本的增加反而对消费者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