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468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factor screening in nonregular two-level designs through gradual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ossible sets of active factors. We ar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situations when three or four factors are active. Our proposed method works through examining fits of projection models, where variable selection techniques are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terms.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such techniques, a panel of models consisting of three or four active factors with data generated from the 12-run and the 20-run Plackett–Burman (PB) design is us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procedure on the amount of noise, the number of active factors and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factors is also investigated. For designs with few runs such as the 12-run PB design, variable selection should be done with care and default procedures in computer software may not be reliable to which we suggest improvements. A real example is included to show how we propose factor screening can be done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52.
53.
The question of how societies allocate occupational positions and subsequent rewards has long been of interest to sociologists. According to one influential theory, the needs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demand that high-level and functionally important occupational positions are allocated according to meritocratic principles. I argue that, ultimately, employers get the final say about which characteristics are rewarded in the labour market. In order to examine which skills and attributes are required by employers for particular occupations I analyse data drawn from a content analysis of c.5000 British newspaper job advertis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erit and non-merit characteristics are requested by employers in job advertisements, even for occupations falling within the higher classes. I also find evidence that employers have similar requirements for similar occupations, cross-cutting class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54.
媒介发展为大众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影响了收视方式,也影响了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投入。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与收视氛围、收视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特征变化——投入程度变深,投入时间缩短。观众的注意力从更换率低的、长时间的、无互动性的内容转移到更换频繁的、短时间的、有互动性的、社交式的内容上。在此情境下,电视剧创作必然呈现符合观众与媒介间注意力法则的新趋势——内容长度缩短,情节强度增强,以及对互动性进行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55.
解读治理腐败的手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治理手段是否合理、妥当,是决定治理腐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治理腐败手段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治理腐败活动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领导力量、法规与制度以及组织机构等,是构成治理腐败综合手段的三种基本手段。不同性质的基本手段之间的组合,会形成消极的、超常规的、积极的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治理手段。要有效地治理腐败,必须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56.
通过解剖典型的个案,概括出作为无形文化资产(遗产)的文学,从无形转为有形的物化形态,衍生为产业链,从而走向当代价值实现的三个重要前提条件;并论述了“后文学产业链”的三级资源化过程,以及被资源化之后,传统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作家、作品、读者三大要素的地位和功能的蜕变,分析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不可资源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57.
在“智慧教育+”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固有的缺陷,使得学生的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文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方法,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与高阶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探索,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资源”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学习效果。研究通过构建“研学实践”育人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实现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探索出了符合地方高校实际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上海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105篇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相关文献和上海市66所高校工会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研究发现,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兴起于2015年,以思辨研究为主,其中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工会工作方式创新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上海66所高校中有56.06%的工会建立了工会网站,但只有28.79%的工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且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校工会网站基本达到"形"的完善,但普遍存在"质"不高的共性,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上,近60%的高校工会只限于新闻发布和活动公告。因此,高校工会应该树立工会工作互联网思维,优化工会工作网上平台和提升工会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9.
环境权的合理界定是环境权在法律上创设的前提,目前,学界对环境权的理解存在分歧,这主要体现在环境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构成要素上。受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环境权的主体只能是人和人的拟制体(即法人、其他组织、社团、国家);环境权的客体可以是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环境权的内容则由生态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组成。  相似文献   
60.
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隐喻理论的解释范围不断扩大。从古希腊的修辞观到对语言本体进行解释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化研究,从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概念隐喻到完全彻底的认知隐喻观,所有这些都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一直以来在这些研究的背后,缺乏一种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即共性。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域之间的叠加和互动是各类隐喻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隐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隐喻的共性;另一方面,隐喻的内容又是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隐喻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