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603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as put a test on copyright protection. Meanwhile, it has also brought constraints on the individual use of works and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social and cultural live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t is highly necessary to update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concepts and Copyright Law so as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freely and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copyright holders and their users  相似文献   
82.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通知—删除”规则在有效制止电子商务专利侵权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21世纪初引进“通知—删除”规则,逐步构建了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的“通知—删除”规则。《民法典》正式施行以来,“通知—删除”规则在适用于电子商务专利侵权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存在规则滥用隐患,权利人与商家利益失衡,通知与反通知的审核标准难以一致,因错误通知造成商家损失难以恢复,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需从专利侵权的特殊性出发,贴合《民法典》第1195条的规定,遵循“通知—删除”规则的立法目的进行解释适用;应重视和探索电子商务平台的自治能力,推动“通知—删除”规则在电子商务专利侵权中的解释适用。  相似文献   
83.
面对3D打印技术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的著作权法律问题,阐释3D打印数字模型在著作权法中的法律界定及保护范围,对3D打印数字模型究竟属于何种作品进行了探讨;指出3D数字模型到3D打印物的转换应为复制,以及3D数字模型和3D打印物的著作权侵权风险问题;提出应兼顾各方利益,对3D打印的著作权保护要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84.
论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允许用于商务活动的委托作品约定著作权归属,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不归受托人,而归委托人,符合我国《著作权法》立法精神,有利于调动委托人投资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热情,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我国著作权法第33条、第34条把期刊社的权利确定为两项,其一为审稿权,其二为修改权。在实践中,这两项权利通常表现为期刊社的审稿权与作者发表权的冲突、期刊社修改权与作者许可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性权的冲突、期刊社声明的专有出版与作者法定的转载、摘编权之冲突。第33条、第34条在平衡这些冲突时有所偏颇或界限模糊,容易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86.
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及其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者可以自由使用他人的作品,但不能以合理使用为借口,任意使用他人作品。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使用他人的作品就是侵权行为。著作权法中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不论是其他国家还是中国,基本采用的是列举式,而非穷尽式,这使得法律判断标准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也使合理使用与侵权界限的区分成为司法实践中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为了使合理使用这一法律规定更具操作性,在著作权法中明确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细化一些限制规定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争讼,并进而使著作权人的利益以及合理使用他人作品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实现法律的保护功能和利用功能。  相似文献   
87.
版权保护制度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极大。数字传播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打破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对版权法的主要概念以及版权人的相关经济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作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因而具有极强的、难以克服的外部经济效果,版权人排除他人对作品进行使用的成本极高。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作品的私有将变得非常困难,网络环境中版权制度的走向是,版权将变为一种公共权利,作品由政府提供将是惟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88.
为私人使用而复制作品(以下简称私人复制)是传统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中的经典条款,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条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世界各国的立法者为平衡著作权人和使用者的利益,对传统的为私人使用而复制作品的制度都作出了适当的修正.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力图建构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立法现状的为私人使用而复制作品的制度.  相似文献   
89.
品种创新是种业振兴的关键,识别侵害品种权法定赔偿的司法决策因素,以提高品种权司法保护水平,进而激励育种创新,实有必要。以2002-2023年侵害品种权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例为样本,分析其时空特征,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法定赔偿数额的参考因素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侵害品种权法定赔偿适用“泛化”且判赔额较低,提高法定赔偿上限的立法举措效果甚微;法定赔偿参考因素缺乏量化标准,维权合理开支定位不清;锚定效应、审判经验等因素对司法决策影响显著。为提高品种权司法保护质效,建议采取如下措施:通过严格适用法定赔偿,消除举证责任障碍,降低证明标准,以克服法定赔偿“泛化”适用;通过确立赔偿数额计算标准和规则,另行计赔维权合理开支,以避免裁判的主观性;通过提高司法决策信息质量,提升法官素养,提供司法决策空间,以减少锚定效应,保证裁判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0.
知识产权运用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从知识产权角度分析,标志性建筑物本身可以作为著作权、商标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因此,可以对标志性建筑物所涉及的著作权、商标权等多种知识产权加以充分利用以实现其最大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