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32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1800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权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和保障人权已被写入宪法,充分理解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这一原则任重而道远。本文在阐述了人权基本理论内涵和我国人权思想的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以及树立人权理念三方面来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82.
用R0蕴涵算子描述了模糊命题“若A则B”,并通过一个例子给出了运用模糊取式推理的R0方法进行推理的具体操作过程.结果表明,运用该模糊推理得到的结论是与人们的思想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83.
在调整我国刑事庭审的"诱导性规则"里,诱导性询问仅被赋予消极的内涵而遭禁绝,从而直接影响了刑事庭审中司法公正、效率等多元价值的实现.在较为均衡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借鉴对抗制国家的立法经验,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实际的诱导性规则,是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4.
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不断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全面客观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崭新探讨;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执政任务、执政本质、执政基础进行了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85.
孔子德治的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下的大同社会 ,王道之行下的小康社会则是其最低理想。“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 ,“礼”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总纲 ,“天命”则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封闭环。“克己”与“爱人”是实现孔子德治思想的两条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
法治政治是观察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是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广义政治"的思维方式。根据法治政治的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现象,政治是通过法律规则谋求社会公共秩序、分配社会利益的活动;崇尚法治政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因此而区别于东方权力政治的文化传统;法治政治本源于自然或人的规则理性;法治政治是以规则为本位的政治治理方式;法治政治的最高实现形式必然是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87.
We show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agents n tends to infinity, all classical social choice rules are asymptotically strategy-proof with the proportion of manipulable profiles being of order O (1/n).  相似文献   
88.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哈贝马斯之所以关注规则概念,是因为他关注这样三个实践问题:"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何以可能?"、"现代社会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把康德关于"无规则即是无理性"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三严四自”是从严治党的前奏 ,“三讲”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 ,“三个代表”是“三讲”的总结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伟大纲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构成了江泽民同志的从严治党三部曲。  相似文献   
90.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又是蔬菜、茶叶、水果、花卉以及部分畜产品出口贸易占一定优势的国家。"入世"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与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的方式,着重论述了"入世"后我国政府应在技术、协会、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我国农业扶持力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