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57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158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有全面而丰富的和谐思想。它涵盖了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处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2.
黄桂华 《理论界》2014,(6):47-50
在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和谐共处,既是各国政府倍加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大局的题中之核心要义。通过教育手段促进民族和谐共处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实践表明教育的确对各民族和谐共处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实现民族和谐共处,不仅需要教育的支撑,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普及化,使民族和谐共处成为贯穿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获得各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53.
新闻报道的热点,影响了社会的认知和舆论态势,有效调控新闻热点及其形成的舆论,已成为构建舆论和谐的重要课题。通过2006年有关房价的新闻报道,从信息对称、观点传播、报道对象反馈三个方面,研究了热点新闻报道对舆论和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和谐师生关系在大学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仍然是传统的"主—客"关系或"客—主"关系,消解了师生之间应有的教育涵义。而主体间性的提出,为创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主体间性视野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社会、学校努力创造师生交流的机会,加强教师学生的课堂互动。  相似文献   
55.
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和谐哲学的研究主流是围绕斗争哲学而展开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从系统论和理念创新的角度研究和谐哲学,可视为和谐哲学研究的两条支流。当今和谐哲学命题自身面临着生存危机;和谐哲学的儒化思想严重;和谐哲学理论体系亟待建立等诸多问题。未来的和谐哲学研究内容应扩大眼界,汲取百家之长;和谐哲学研究界域应控制在学术领域,避免将学术争辩上升到政治斗争;和谐哲学研究范围不应仅限于国内,还应扩展到国外。  相似文献   
56.
实现体面劳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体面就业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首要目标,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基。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应从"媒介"转变为"监督",从而奠基大学生体面就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7.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高原则,共同幸福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目的,尊重保障人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诚实友爱的人际环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8.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59.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引申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两个概念,“经济人”与“道德人”反映了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两者并不是统一的,更不是和谐的,而是对立的和谐。“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而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两者的冲突的基础上,“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依赖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种和谐思想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需要不断强调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否则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建立,同时要促进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60.
This study aims at ascertaining how Hong Kong people perceive Hong Kong as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also identifies the elements that are most conducive to social harmony in Hong Kong,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take reference when formulating new policies. 1,062 adults residents were asked to rate their perceived level of social harmony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36 item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public governance, society, and economy, family and work) for which the research team believes would be influencing the perceived level of social harmon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ating of social harmony was 5.57 (out of 10), delineating a moderate level of social harmony. Subsequent multivariate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four extracted factor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level of social harmony. These were, in order of significance: (a) public governance, (b) social solidarity and respect, (c) economy/family/work and, (d) social tolerance and progress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loadings of each significant factor, we identified four core values which we hope the government would consider when formulating new policies, as follows: (1) A Justice Government with Sincerity on Communication, (2) Mutual Support and Respect with Integrity and Dedication, (3) Dedication to One’s Job and Community by Helping the Needed and, (4) Creativity and Progressiveness with Toleranc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direction and guidance of the Fostering Social Harmony Task Force of the Hong Kong Professionals and Senior Executives Association (HKPASEA). The authors acknowledge the kind support and assistance provided by the Council Members of HKPASEA and staff members of the Centre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Policy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We are also grateful to Prof. Alex Michalos and Prof. P. K. Ip for thei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give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ional Well-Being held in November 2006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