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13篇
综合类   813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宗教情感在两个方面对政治行为产生影响。一是罗马宗教对罗马国家人格的塑造,这使罗马国家主义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神话,即在罗马人的心目中罗马国家是一个圣神的偶像,罗马人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正是从这里来的。二是宗教情感对政治家的政治行为的影响。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宗教被政治家扭曲并滥用,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2.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内容。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而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也必须以美的教育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3.
中英诗歌中都涌现了大量借景抒情的诗作,虽然二者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但由于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中英抒情诗情景表现模式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主体观念的差异性和情景关系的差异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4.
现代社会的理性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性化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认知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择取上,必须坚持理性化教育形式.但受教育者的个体主体性和个体价值的多样性,又使理性化教育有一定的局限,而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是个体思想政治价值构建的必要路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理性与情感的交融中形成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185.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学生情感教育“边缘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情感教育缺乏计划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已经危及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完善的学生情感教育机制。需要确立学生情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把学生情感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系统,强化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教育意识,学校各组织部门要整体的有机的进行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不断提高学生情感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主要分析了冯文炳在诗歌审美上的独特取向,着重阐述了其重视诗情、重视诗歌的意蕴等审美观点,以及反映到创作中的禅味十足、追求物我合一、物我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7.
诗词意境美的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有效地移植到译文中去 ,具体说来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即意象的传达 ,情的传达 ,象外之象的保留  相似文献   
188.
有关交换方面的研究自莫斯对礼物馈赠的探讨之后,一直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界所关注.虽然礼物交换在很多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但劳力、资金、物品等方面的互惠交换现象却很少被涉及.论文通过对一个农村的互助体系的田野调查,阐明了互助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互助是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交换.它既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感情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方式.互助不仅保障了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加深了人们的感情,创造、维持和强化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9.
废名是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他从新诗诗质出发,把“诗情”和“诗意”作为评品新诗的标准的见解,不仅对早期的新诗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且对当下诗歌的健康发展同样有着可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0.
Fear for others as distinct from personal fear is an understudied phenomenon. Relying on qualitative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fear for others and identifies differences linked to social roles. For men, a paternal protector role characterized fears expressed mostly for their wives. For women, a maternal caretaker role characterized fears expressed for their children, elderly parents, and siblings. This paper offers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fear for others based on mak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object of fear and active or nonactive responses: kinship-based altruistic fear, kinship-based vicarious fear, general altruistic fear, and general vicarious fear.
Karen A. Snedker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