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7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3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48篇 |
丛书文集 | 228篇 |
理论方法论 | 79篇 |
综合类 | 1749篇 |
社会学 | 228篇 |
统计学 | 2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林映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92-93,104
宗白华先生从中西画法的不同总结出中西空间意识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空间意识与一个民族的宇宙观、哲学观、文化心理的密切关系,显示了其美学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文化关怀。宗先生关于空间意识的比较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潜在语义分析,探析认知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在语义分析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提取技术.文章对其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认知科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文本理解和人类如何获取知识、归纳知识和表述知识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说明了潜在语义分析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杨春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6-37
信息共享空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生事物,给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为例,分析了实体层和虚拟层两个层面建设的内容,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创新服务,并就信息共享空间的深层次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以公共艺术规划推进城市人文景观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4-98
公共艺术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艺术在推动人居环境的人文景观构建方面有许多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公共艺术规划是构建城市人文景观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园林绿地建设中将公共艺术纳入专项规划存在必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探讨了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的性质、实施主体与参与方式;指出构建城市公共艺术人文景观体系对塑造城市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改进后的威尔逊模型,选取相关指标,对中部六省的知识空间扩散能力和知识扩散半径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知识空间扩散范围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各省的知识扩散能力排名及覆盖范围,认为:中部六省的知识扩散强度分为三级,河南处于第一级,湖南、湖北和安徽属于第二级,江西和山西则处于第三级。但是从整体上看,六省扩散的能力有限,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对全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能力略有不足,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重大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在人们尽情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和舒适之时,却面临历史上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危机!目前,城市绿地存在着滥用水资源、草坪过大、景观灯过多等问题。针对这一状况,作者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政策调控、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立体绿化、利用雨水、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07.
在革命性的艺术运动中,现代雕塑创作正向着古典标准展开挑战,并不断提示人们关于"现代雕塑"的突破性思考和理解。而公共环境艺术是一种人类在空间环境中有意识的连续营造美的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多元化的,并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有机组合而成的活动。现代雕塑在公共环境中的合理运用,将起到美化和协调空间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108.
张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上海现代市民叙事"是指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施蛰存等作家创作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民生活与价值观的现代市民叙事文学."公共空间"则是在这些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在20世纪30年代市民叙事中公共空间大量出现,文本中的公共空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影响叙事视野、改变修辞方式上都发挥了很大的叙事功能.它使20世纪30年代现代市民叙事呈现出全新的空间化特征,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秩序的逐步形成.公共空间给我们进一步考察都市生活与市民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章海荣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5):40-42
本文从欧美旅游人类学者对旅游本质和旅游业的独特视角,引申出作者多年来对旅游文化现象的研究,提出居家和旅游作为互补的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图景;提出对民族特色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文化涵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0.
鲍勃·雅索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2)
对分析性的范畴加以空间化和历史化,是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些理论运作深深地交织在他的“绝对历史主义”之中。对葛兰西哲学中空间性的强调,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其著作中的诸多地理学主题,而且有助于纠正过分强调其历史主义维度的偏颇。葛兰西对空间隐喻的使用和他对南方问题的讨论,表明应当从空间—时间的视角去阐释他的许多关键性概念,而不仅仅是从社会的、物质的视角去阐释。葛兰西的空间、场所和等级等概念与他对语言、天主教会的意义、知识分子的作用、世界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美国主义和福特主义、意大利国家的性质、国家权力的社会基础、雅各宾派、消极革命和领导权等问题的分析密切相关。葛兰西对空间、场所和等级的兴趣不仅仅是学术的,也跟他对革命形势的分析不无瓜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