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7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1篇 |
人口学 | 27篇 |
丛书文集 | 607篇 |
理论方法论 | 149篇 |
综合类 | 3373篇 |
社会学 | 69篇 |
统计学 | 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87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51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320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359篇 |
2004年 | 320篇 |
2003年 | 335篇 |
2002年 | 268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戴孟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与按份共有关系相始终,无需公示就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在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的准按份共有关系中,除地役权和担保物权的准按份共有之外,均得适用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行使该权利的结果,可使权利人优先于第三人取得被出卖的共有份额。在多数按份共有人依多数决原则出卖共有物时,不同意出卖的共有人对同意出卖的共有人所持的共有份额不享有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952.
作为关乎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法律,刑法不仅要满足稳定性,同时也要具有最大程度的严密性。所谓最大程度的严密性指的是刑事立法必须综合考虑其他领域的基本原理,做到没有疏漏,使公平的精神渗透到立法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然而我国现行刑法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法规定上没有准确区分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犯罪人危害程度的大小,从而使本罪缺乏严密性。 相似文献
953.
司法证明的维度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108-115
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司法证明的核心目标.唯有基于准确的事实认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得到清晰界定.但"求真"过程本身存在致错风险,需要进行理性规制.与此同时,"求真"并非司法证明的全部目的.人的社会性赋予了共同体重要意义.司法证明还必须尊重和维护某些共同体的价值,即"求善".当前中国司法证明机制和实践过于强调追求案件真相,而忽视了"求善".总体而言,司法证明具有"求真"和"求善"两个维度,"求真"是为了维护个体权利,"求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体的价值.唯有理清司法证明的双重维度,并在制度上对这两个维度及其竞合作出回应,才能促进司法与个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54.
王滔韬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92-95
从哲学的角度将儒家思想分为原始思想、演绎理论和演绎理论社会化的结果三个层面,主张立足于儒家原始思想层面,还其作为"百家争鸣"中一家的地位,吸收和借鉴其合理成分.同时,将儒家思想的精髓归纳为"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先富后教"、"先教后刑"四个部分,阐释了其思想内涵及在各个社会领域对今天的借鉴意义;认为必须在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尤其要注意避免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955.
李鑫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71-77
法律方法对于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司法过程中,法律方法的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案正义的实现。虽然对于法律方法的适用都要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但是由于不同的立场对于何谓法治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司法克制主义推崇形式法治的立场,而司法能动主义则坚持实质法治的立场。因此基于不同的法治立场对于法律方法的适用可能会对法治的实现在实质上有着不同的作用,甚至有害的作用。基于新形式法治理论,我国现阶段法律方法的适用应该坚持统合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关照之下的法治立场,因为这两种立场本身都是为了维护法治这个目的和立场的,没有必要非此即彼,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限度,而这个限度则是由形式法治的立场所决定的。这种法治立场并不是一种泛泛而谈的纯粹理论性的研究,而是一种面向司法过程的法治立场,是我们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问题。法律方法的法治立场的确立,有利于我们在司法操作的层面更好地实现法治,这与政治或是国家意义上的法治立场是不同的,是一种面向司法实践的法治立场。 相似文献
956.
陈洪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3-108
关于事后行为的评价,日本有“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论与“共罚”的事后行为论的分歧,德国存在构成要件论与竞合论的对立。殊途同归,都旨在说明事后行为是否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意在解决前行为因为存在实体性的刑罚阻却事由或者诉讼法上的障碍时,能否以事后行为单独起诉、处罚。除事后销赃等个别情形外,通常应肯定事后行为的构成要件该当性,与前行为作为包括的一罪进行评价,因此,共罚的事后行为论及竞合论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7.
应永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
“法院拒不执行生效判决”问题,尽管我国的立法尚未涉及,但却是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本文分析法院拒不执行判决行为的危害性及其产生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8.
潘庆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5):92-97
中西哲学最重要的差别乃在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产生西方哲学的概念形而上学观念,即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所特有的"本体论"。中国哲学具有"受指主义"的精神气质,这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乃至人的精神气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哲学气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缺乏奠基在语言的逻辑性之上的独立的理性精神。现代语文教育应呼唤健康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959.
彭希京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49-50
为克服高校社科学报趋同与平凡的现象,对什么是开门办刊、如何开门办刊,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开门办刊来创办特色栏目、吸纳优质外稿,给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认为,只有通过编辑策划,树立独树一帜、推陈出新的办刊理念,才能办好学报。 相似文献
960.
周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22-25
李邺嗣出身于浙东鄞县世代官宦之家,少有诗名。他是浙东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挚友,深受其思想影响。抗清失败后,他埋首书斋,自编文集20卷,诗集18卷。对故国的怀恋、隐居乡野的落寞和田园生活的宁静成为他诗歌吟咏的主题,也是他恪守民族大义、不仕新朝的遗民情怀的诗化表现。李邺嗣的诗歌创作在清初浙东诗坛居于重要地位,对开启后世浙东诗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