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78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本文立足本土文化,清理明清小说理论遗产,提出"一线穿"是评点家提炼的贯穿小说间架结构的连叙概念。它和书法的一笔书、绘画的一笔画具有同构对应的亲缘关系,表现出空间意识,追求整体连叙的线性运动和贯通的气势。  相似文献   
12.
在朝鲜古代,乡歌的诞生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国语文学的开始。新罗人认为作为一种民族诗歌形式,乡歌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社会价值。尽管三国以后文艺快速发展,但人们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依然存在着神秘主义的观念,这无疑是当时人的世界观在文艺观上的反映。在文艺实践中,朝鲜新罗人还发现文艺有明显的审美教育作用和达意宣志的作用。新罗人的这些乡歌观,为以后文艺批评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前,美共通过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来积极开展生态批判和斗争。美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趋利体制、资本对环保战略的侵蚀、美国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司帝国主义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美共提出了许多消解环境危机的具体对策,号召人们积极从事生态斗争,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美共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既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理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阿尔都塞先后都对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两者的视角有所区别。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观点出发对"人"或"主体"的否定无疑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但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原理出发对人本主义的批判较之阿尔都塞更全面、更科学、更彻底。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40年代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颁布早期环境立法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这些思想对认识和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认为,生态学是反对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他批判了“经济增长有限论”和“自然资本化”理论,批驳了生态帝国主义的错误观点,驳斥了“技术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仅仅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生态技术的发展是不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我们自身的存在状态。恪守语言的工具性,是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自律性问题;突破语言牢笼,将语言置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即他律性,是诸如詹明信之类的文学/文化批评家的兴趣所在。语言并非中性的"零度写作",它无法脱离言者所处的社会上下文,并充满了意识形态因素,因此,从语言内部批判到语言外部的意识形态批判是语言本身的逻辑发展之必然,这也顺应了各种后学思想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向。本文将从语言性、主体性、宏大叙事/微观叙事等层面简评詹明信的马克思主义语言批判。  相似文献   
18.
黄宇 《兰州学刊》2007,1(8):100-103,156
生育是女性天然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在18世纪工业化以来,男性逐步走向市场中有报酬的工作,女性却日益被其自然属性禁锢在家庭领域中,这种状况强化了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与情感上的附属与屈从的地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西方现代思潮,第一次对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了关注,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宗教批判对20世纪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2,22(3):45-49
尼采的宗教批判包括两个相反的过程:从神到人的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和从人到神的人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文章分析了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20世纪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尼采的宗教批判做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不仅是其早期哲学批判的延续,而且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的真正精义就是哲学批判,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的真正成果不是对基督教或一般宗教之本质和起源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是贯穿于宗教批判始终并作为宗教批判根据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形成和运用.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之所以能够本质性地超越前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影响,就在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本质上是由"感性对象性原则"出发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