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岩 《北方论丛》2015,(4):29-33
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如何较好地契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复杂关系。文章从当代理论重构的意识切入,分析“文气论”的现代话语范式,主要涉及“文气论”的哲学根源,指出“文气”之清浊决定了文章的审美价值,物之美恶;在“文气论”中,蕴含着作者与文本、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个人气质与后天学养、内容与形式等诸多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不彰显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突出特点———浑融性。文章关注从哲学和科学上的气论哲学到文学批评话语上的“文气论”这一生命美学范畴对现代话语范式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比西方传统美学中崇高与美的审美范畴对立,阐释“文气论”的普适性价值及其合理性,使其现代阐释及美学重构成为可能,并为建立跨文化的美学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文章提出了组织行为学领域跨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并且应用此框架对比研究了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哲学的特征是以社会道德为中心,而美国管理哲学则以技术理性为中心。传统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人为控制,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依靠法律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43.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对语言的理解则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特别是在跨文化方面。因此,对于话语的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4.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迫在眉睫。而担负此重任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革过去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方法,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本身应积累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采取文化对比的方法,消除文化定型的消极影响,提高意识、创造氛围,扩大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等。  相似文献   
45.
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昆曲热潮,而且为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回顾20世纪以来《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历程,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的播扬可谓居功至伟。它将商业运作与社会运作相结合的战略、立足本土与辐射世界的双重定位、坚持传统与调和现代的审美准则,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6.
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体态语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47.
宗白华先生以其博学的知识与宽广的胸怀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他畅游在各学科领域之间,自由穿梭于中西古今,并以自己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将中西方的精华取之为其所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8.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包括中日得体策略的差异与语言习惯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敬语和委婉语的语用失误,违反"质"的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以及违反礼貌原则导致的语用失误。要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掌握学习日语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从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了西方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以及东方佛教文化对汉语语言的影响.从宗教文化本身、宗教文化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影响的形式、语言中宗教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易引起的几种障碍等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50.
从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的角度,就语言、语用中某些外在因素及其与语境把握之间关系进行描述性讨论,是现代外语研究中的一大关键领域。在以语言组成要素为突破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语言中的字词、语用中的句法分别与语境携带的量和质、以及作为表达符号和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作用下,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语境,从而进一步指导跨文化交际中的阅读与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