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2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管理学   121篇
民族学   47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1716篇
理论方法论   611篇
综合类   9535篇
社会学   85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1073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1004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851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李维锦 《学术探索》2007,(1):137-140
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茶文化旅游资源在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方面都蕴含较为丰富的生态观。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背景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开发策略等方面讨论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探索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2.
刘颖 《兰州学刊》2010,(1):214-216
电影《时时刻刻》是作为一部“女性主义”影片获得成功和被接受的。但是通过对它的文化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部艺术作品中,男性主导话语对女性形象“再现”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置换和扭曲作用,而在文化研究中,代言人的身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考察前提。透过女性身份表现出的男权渗透才是女性文化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康 《河北学刊》2008,28(3):185-187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从活态历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考察和遗产保护的方法,同时也为传统人文学术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首先是田野工作方法,即把研究工作从文本扩展到文化活动空间,进行文化活动过程的研究;其次是在田野工作基础上的体验,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深入探索研究对象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174.
作为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资本的理论构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资源,对提升当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效具有借鉴意义,信任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农村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价值认同,规范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化,而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融资渠道。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内,我国农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分布还很不均衡,总体发育不够成熟,这其中,农村民众普遍社会信任的产生还面临许多困境,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规范存在不足,同时,农村公民社会不发达,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农村民众参与意识较为薄弱,这些都构成了当下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社会根源,因此,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大力提升其现代社会资本存量,强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地方官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与农村民众的认识水平,积极转变地方政府的供给模式,实现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过程的善治转变,并积极完善供给机制,大力培育农村民间组织,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5.
让法律权利趋向道德权利的正当性,并以此明确权利的道德性,是建构具有普遍伦理本质的权利体系的基础环节.道德权利没有使人走向道德善的功能,却是禁止道德恶产生的工具,因为它是人们追求利益的自由,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公权力的界限.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是异质性的存在,两者应当保持界限.道德权利对法律权利的价值范导以及它与法律权利的互释及其相对界划,使其发挥着为具有伦理普遍性的权利体系奠基的功能.在当今中国,道德权利的现实语境应为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的私权,此之为一种公共秩序意义上的正当,即一种人权.  相似文献   
176.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逻辑主线,"帕累托最优化"理论衍生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讨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渊源。20世纪中期以南斯拉夫、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开创了实践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改革。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孕育了改革模式的分野,诞生了"市场主导"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国际社会主义改革的逻辑演进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改革路径,完善国家干预经济的改革理论,坚持"结构型"改革的路径抉择,构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多维融合"的制度模式,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相似文献   
177.
孟伟 《学术探索》2012,(4):102-105
本文探讨了偶动画艺术创作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动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从题材、内容、风格等多个方面着手,探究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偶动画表现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偶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78.
文化素质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来看,广大教师还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如何采取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方法来改善这一现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文化互动的视角来探讨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以期得到更多同行专家的建议及意见。  相似文献   
179.
当下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结构转型与体制调整不仅在客观环境上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更在主观内心世界里影响着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生活状态的认知与判断,一方面,由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性”的主题效果在中国社会日益扩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多样性同时在不同层次上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日常运作模式中,这一社会变迁中两种力量...  相似文献   
180.
杨俊 《北方论丛》2011,(6):94-98
在新文化运动中,为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迫,陈独秀等人出于"救亡"的目的和政治理想需要,建构了一整套二分对立、本质化和等级化的"中国"与"西方"文明特征。这些对"中西文明特征"描述,都是按照陈独秀想象的形象而有意无意中进行挑选和取舍的,是对真实的中西文明特征的简单化、绝对化和二元化的概括。通过还原陈独秀笔下描绘中西文明特征差异而使用的相互对立的形容词,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建构中的理论预设、思维模式及其理性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