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3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119篇
民族学   47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3篇
丛书文集   1607篇
理论方法论   636篇
综合类   9101篇
社会学   905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贫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济问题,许多扶贫措施也主要是采用经济手段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对一个背陇瑶村落50多年的社会变迁进行考察,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村民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作者更倾向于认为贫困是一种文化秩序的结果.扶贫工作在改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把扶贫者的思想观念灌输给贫困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富人或者强权者的财富观强化了贫困人口的贫困感,双方以一种合谋的方式制造了一套关于贫困的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142.
江泽民同志对文化纽带的两次深刻论述 ,主要是针对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 ,强调了中华文化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因此 ,文化纽带的内涵 ,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是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极为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3.
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价值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流行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的解体。因此,文化批评的自我检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4.
隐士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隐士有其不同的特征,隐士对当时历史、政治、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5.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集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运动肇基人于一身的复杂人物,与多变的时代一样,其文化思想也几经变迁,他处心积虑几十年探索中西文化问题、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给后人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理论思考。中国文化的前景必然是选择现代化,一方面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且毫无条件地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实现创造性的综合与再铸。  相似文献   
146.
文章论述了攻击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特点,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影响,以及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病症,如文化意识滞后、缺乏现代文化品格以及精英意识作祟、大众文化品格难立等等,影响着中国影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只有以多元的文化立场如实反映多元的生活现实、满足多元的审美需要,将引导与适众相结合、批判与弘扬相结合,从而完成启蒙大众、服务大众等多重文化使命,才是中国影视创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8.
全球化语境中的对话文化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永远朝向自我认同而存在的人的现实生活。由全球化凸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反映了人面对异质性存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在当今人类文化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上,即西方文化处于权力话语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岌岌可危。文化对话不仅是人类共建一种异中求“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的正确途径,而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在当代,建立对话的文化学已刻不容缓。建立对话的文化学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对话范式在文化理论中的确立,而且要求我们在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展开对权力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9.
变形的 "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31日,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是中国和挪威两国合作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其目的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长角苗传统文化艺术。2000年7月间,笔者来到梭戛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矛盾现象。4年之后,笔者再访梭戛,看到当年的矛盾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化解,反而更加激化和突出,进而走向“变形”。对梭戛生态博物馆运作过程中存在矛盾作人类学的观察和总结,分析和探讨当今传统艺术保护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0.
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