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适应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和发展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分析广西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依据和现实基础,提出了围绕教育技能形成过程展开课程设计、组织教材内容,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师教育新课程,增设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课程等思路。  相似文献   
82.
战后以来,日本大学经历了三次改革和发展。第一次改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主要是将战前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改组为四年制本科大学和两年制短期大学,同时进行了大学课程改革,形成了所谓“二·二分段”模式。第二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两次入学考试成了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基本制度。第三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当时日本大学出现的新问题,日本大学普遍实行了课程改革,将“二·二分段”模式改为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结合的“四年一贯”模式并建立了大学自我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83.
以教务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全面选课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选课制是教务管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变革.而实行选课制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搭建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4.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大体上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三大类。国家也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虽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新时期课程改革呈现新的趋势:(一)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二)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四)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85.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体系和市场人才需求出发,论述了该专业面向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实务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2 1 1"的专业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教育部规范所要求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了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最后对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6.
农林院校“大土木”本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环境以及解决社会对大学生知识技能新要求的需要,对高校专业调整后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在综合研究教学反馈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农林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特点,就"大土木"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外语教学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改革课程设置和重视外语教学是促进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7.
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完善网络教学,是高校扩招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高校应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具有强交互性、快速搜索等特征的网络课程;在统一的教学服务系统下,编制基于知识点、便于二次开发的素材库;建设教学网站,集成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报告在对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基础上,认为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课程目标实现不理想、课程结构不太合理、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弹性等,应从意识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9.
The study of family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relatively recentl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creasingly has shown interest in this new policy arena. Much of the conceptual writing on family policy emerged from disciplines such as family studies, social work,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These academic units have recently modified their course curricula to include more family policy content. These family policy education effor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made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ent of family policy education, broader educational training for those who want to pursue a career in family policy, and future goals and directions for family policy education. She received her Ph. D.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fro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the family and health policy arena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s. Her most recent research is on homeless children and mothers.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Family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rests are workplace and family issues and family policy and impact analysis.  相似文献   
90.
内蒙古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考试制度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