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7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1860篇
社会学   17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该初步研究旨在调查大学新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新教学模式的态度,并评估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展开的态度研究奠定基础。问卷基于教师、课堂环境和学生三个变量设计了共50项调查内容,经过SPSS统计分析证实:1)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推广使用;2)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最主要的变量,而三大变量各受两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3)多数大学新生对新模式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52.
被誉为“爱沙尼亚的启蒙圣母”的塔尔图大学是爱沙尼亚最早开展师范教育的高校,既反映了本国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缩影。塔尔图大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经历了从通过技能提升获得教师职业身份、培养理论基础夯实的从教人员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嬗变。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构建了以培养教师候选人的综合素养的课程目标,依托主题将教师教育知识统整为课程内容,推行“反思—探究”教学策略,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及依托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评估手段,彰显出课程内容注重时代性、课程设置以学习者中心、课程谱系理论与实践有机交融以及课程制定与实施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5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镌刻的红色记忆。革命文化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蕴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承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治党兴党的精神钙质、兴军强军的精神基石、铸魂育民的精神资源。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深刻自我革命,必须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做到铭记光辉史迹、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文化自信和赓续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4.
论现代工程训练体系的构架与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遵循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学习认知规律以及工程训练中心自身的功能定等方面原则,形成以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为主要架构的网络结构训练平台。基于平台基础上的训练内容模块的设计应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着手,以满足不同受训对象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等方法,探讨现阶段贵州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重视终生体育,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提高改革体育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性、综合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6.
语文课程素养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浓缩。"课程整合、平台贯通、操作一体化"培养模式,则是针对当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素养形成规律提出的具体方案。要使这个方案落实到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观念、确定语文课程素养的培养目标,又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引导。而这一方案一旦成为教学中的共识,将大大提高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57.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产出,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使之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促进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朱丽波 《职业时空》2012,(3):115-116,119
分析了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从地区环境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9.
通过收集石油套管现场失效数据资料,以套管失效为顶事件建立了石油套管的故障树,该故障树共考虑了47个不同的基本事件。通过对套管故障树的分析,得到了套管失效故障树的一阶最小割集27个,二阶最小割集29个,四阶最小割集1个,确立了套管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潜在损坏、套管挤毁、套管断裂及严重腐蚀,并提出了提高套管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0.
How does the US recruit its citizen spies used to maintain and proliferate coercive power? I use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a framework of affect theory to argue that there is an ‘affective security curriculum’ (ASC) that assists in explaining the tendencies towards jingoism used in the recruitment and indoctrination of students – as future security workers – in certain academic disciplines. The ASC is precisely the phenomenon that works to construct this expert class and is produced by order words, the most crucial of which is ‘terrorism’, as well as larger cultural norms linked to neoliberalism that have achieved near total dominance since the 1980s. The ASC works by intensifying the (in)ability to act for those in its domain. The necessity of linguistically proficient security workers to the US’ hegemonic project makes this a question of considerable political importance. The ASC i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answering questions of how US hegemony is maintained. Whereas positivist research agendas, such as content analysis, and postpositivist approaches, such a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ertainly have their uses (and to which my notion of ASC is indebted), paradigms such as these fail to focus on the engendering processes at work vis-à-vis the expert class, without which the discursive frames such methodologies analyse would simply dissipate. My overarching purpose in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the concept of the ASC, its quiddity, and to present at least an incipient methodology for analysing its critical duties. As my primary intent is to introduce and conceptualiz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affective security curriculum, the applied segment of this endeavour will be relatively brief – and is designed as a primer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