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1095篇
社会学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贾巍杨 《河北学刊》2007,27(2):253-255
多媒体和网络使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交互”成为美学新问题。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仿像”进入美学领域;审美体验从“高峰体验”进入“虚拟体验”阶段。交互美学理论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建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造、理解和体验,人际交流不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72.
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载体多样化、话语内容复杂化的新特点,也面临着国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国际网络领域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渗透交锋不断、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对乏力等新挑战。要掌控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就必须提高话语主体素养以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能量,拓展话语载体多样性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坚持话语议题守正创新以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推进话语表达方式转换以实现中国话语标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3.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两部作品出版于美国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期间,都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布拉斯加平原为背景,展现了美国拓荒时代人类对土地那种开拓、认同、融合的关系,传达出了朦胧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4.
《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自然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体,有了明确的"类"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75.
必须注重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它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也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保证。培养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就是要提高民众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培养民众生态文明的特有情感,养成民众生态文明的良好行为。为此,应着力推行生态文明的现代理念,积极树立生态文明的先进典型,努力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运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相关法规等,尤其要大力强化与发挥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76.
自“快乐教育”的理念提出后,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提出了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要面向国际化。教育部规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对小学生的特征,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特征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树立愉快教育的理念,才能保证这一目标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77.
科学素养是一个现代人基本素养的一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生物科学素养必然成为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从生物学教学的角度深入地思考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六种方式.倡导探究教学;贯穿生命科学史的教学;改革生物实验教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倡生物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78.
Population mobility, globalisation, and the Internet contribute to the change of immigration patt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kinds of identities and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heuristic significance of this field's key concept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relevant and theoretically sound knowledge consistently informs integration policies, measures, and programm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s of language and maintains that a narrow-utilitarian approach to the issue of language and integration may thrive due to uncritical acceptance of an instrumentalist view on language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or a social marker together with an essentialist concept of identity that stems from the sociolinguistic tradition. However,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in a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and immigrant integration via outlin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grounded in the ideas of Humboldt, Potebnja, and Vygotsky (language as a creative force, a worldview, and a mediating tool) and discussing its potential for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inte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9.
培育公民依法维权意识路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公民的维权状态,分析影响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相关因素,围绕创新维权教育、顺畅维权渠道、引进社会力量、减少维权成本等内容,提出培育公民依法维权意识路径的策略。旨在通过路径培育,最大限度激发公民依法维权意识,指导公民在法治化轨道上积极维权,避免矛盾激化,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进而推进法治化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0.
王丹 《北方论丛》2015,(1):53-57
作为文学研究的当代知识范型,批评理论在对传统文论的超越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阐释文学的基本思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形态却往往从审美关系论域出发,以批评模式对它进行诠释和界说。由此,忽视了贯穿于其中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研究理论构成之间的对应关联,淡化乃至消解了批评理论的双重性质。正视并阐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话语构成和理论视域,对于当代中国文论更新观念形貌、介入本土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