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619篇
社会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多个观点鲜明、立场各异的流派,从理论基点与体系构建的总体方向出发,大体可划分为唯物史观派、实践存在论派、审美意识形态派、科学派、宏观综合派等。  相似文献   
72.
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设计应符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层级化教育形态。区别于传统文科专业的精英化、学术化教育模式,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定位于个性化、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小、快、灵"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化、模块化建设,最终建构良性、健康的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3.
李进超 《殷都学刊》2007,(1):107-111
在艺术欣赏的三种历史类型——古代、近代、现代中,审美行为的三个主体也在变化,尤其是批评家,作为审美调节主体的存在,其作用逐渐被重视。通过对批评家在审美行为中地位嬗变的描述,来观照在现代艺术中审美调节的重要性,从而使艺术,无论严肃艺术还是通俗艺术都能够得以恰当的创作、解读和发展,真正的走向大众,获得文明和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4.
非文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非文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理融合”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 ,也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我国高校的非文科专业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然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非文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场改革 ,必然会遇到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5.
装饰形象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学角度联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民族特色,简要论述装饰形象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6.
杨树彬 《学术交流》2005,(10):183-186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也是人类对宇宙不断探索和创造性地加以认识的结果。它们都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科学探索以追求“真”为动力,以造福人类即“善”为本源,而“美”视觉化地反映了真和善的这种当前状态;艺术是对生活本质规律的形象化揭示,是对“真”的表现和再现,是对“美”的追求的结果。艺术形象的启迪、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作用,在驱动欣赏者积极、向上、至善。因此,真、善、美分别是科学与艺术的艺同精神、终极目标和理想标准。三者在服饰上得到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7.
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美术教育对美 育承担着一份责任和义务。《美术之美》的美育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审美价值、认识价 值、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78.
Frank Meyer 《Social Studies》2013,104(6):260-261
Teaching for economic justice can be challenging for uppe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Many teachers may feel uncomfortable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hus avoid addressing sensitive social issues related to economic/financial inequiti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selected songs and works of visual art, expressions of social protest and social commentary from past and present, can be used appropriately as starting points for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justice. By using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Discipline-Based Arts Education (DBAE) and employing works of art as organizing centers for instruction, potentially sensitive social issues are simultaneously personalized and depersonalized. Music and art provide a relatively safe and comfortable means for teachers to promote student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 towards economic injustices. Two sample lesson plans, the first for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e second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provid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9.
总结数码艺术设计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在数码艺术设计表现过程中应该吸收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各学科领域相互补充、借鉴;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数码艺术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0.
关于在艺术院校中建立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美术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意义,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去透视整体的文化传统,在原有的中国艺术传统和西方艺术传统两大谱系中,加进民族民间文化系统,使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根基和内涵更为全面、坚实和宽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