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109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从农村民主选举的现状着眼,探讨农村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并对扩大村民有序参政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2.
陈寒 《唐都学刊》2002,18(2):66-69
自中印文化始有交流以来 ,佛教即为其中至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印度佛学输入中原汉地 ,过程繁复 ,路经殊途 ,语言繁杂。六世纪前印度佛教输入汉地 ,以贵霜的分崩、月氏人的东迁为源头 ,以陆海两条丝路商道为主要路线 ,经数百年语言文化的碰撞冲突 ,最终在隋唐时期得以完全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3.
在西藏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农牧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从西藏实际出发,对西藏的寺庙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民主改革,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寺庙民主改革的成功实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指出加强执政民主化建设必须坚持自主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5.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3,19(1):24-27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因谋取功名,一生曾三入长安。开元十一年冬,孟浩然因中书令张说之荐而首入长安,并写了著名的《赴京途中遇雪》一诗。开元十六年秋,孟浩然因"应进士"举二入长安,并与王维相识于京师。开元十九年一月,唐玄宗率文武百官"幸"东都,孟浩然闻之,乃于翌年春由襄阳而至,之后由洛阳三入长安。  相似文献   
126.
谈检务公开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务公开是我国检察机关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重要措施。为使检务公开制度化和健康、持久地开展 ,本文从检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论证了检务公开应当严格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7.
论美国人的民族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是个“汇聚所有民族”的国度 ,美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具有突出的特殊性 ,美国人的民族观表现得五花八门 ,但却明确地反映出族裔间的偏见和歧见。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现象在美国由来已久 ,是影响其社会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8.
政治关联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替代机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2008~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检验了管理者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析了社会责任在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政治关联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绩效的增长;社会责任是管理者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绩效的有效路径,管理者政治关联可以督促和鼓励企业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财物,提高企业的社会贡献水平和社会责任披露的质量,最终有利于企业绩效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9.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约酝酿、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至1911年;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是其民生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民生主义实际上是孙中山设计的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定性为“主观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资本主义”尚有存疑。  相似文献   
130.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lays down the right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SWRC) to deliberate on the formulation of (intra-enterprise) work regulations, but this has become a “soft” law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judicial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validity of work regulations are in essence determined by the judge’s judgment on their reasonableness. A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hines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WRC that accompanied the market economy has not negated its value as an indigenous traditional resource. The SWRC does not just enjoy deliberative rights in the formation of regulations, as clearly specified in constitutional law, but also has rights under the law in local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Hence the system of work regulations is neither a unilateral decision on the part of management nor a contract, but rather an autonomous norm developed through the SWRC mechanism. Given the mandatory nature of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regulations will only be valid after they have gone through a democratic proces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normative system formation should endow the SWRC with greater rights and integrate it smoothly with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system to standardize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