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33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31.
在新一轮的城市化建设中,武汉市政府及城市规划部门应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作为发展目标。对此,应有总体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即以推进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为核心,把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郊区城市化的重点环节,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形成对市区人口和农村人口有双重吸引力的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显著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促进城郊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构建起现代化特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2.
从1956年到1998年,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单一、低层次的消费结构;(二)上升中失衡的消费结构;(三)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结构。这三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由此变化可以看出,重视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共能够长久执政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3.
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宋代草市镇研究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研究者通过爬梳历史文献,注重讨论草市镇的性质;后一时期则利用量化方法,从多维度来解释草市镇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框架下,历史文献中杂乱无章的草市镇记载被规划在井然有序的图画之中。草市镇经由点、线、面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萌芽走向了后来的繁荣。但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的结构化叙事让研究者忽略了文献中关于草市镇更为丰富多彩的记载,这些记载除了提供经济解释所需的要素之外,也包含价值、观念、习俗、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等其他方面超出经济层面的内容,它们难以定量,更需要在不同的体系中重新定性。从这个角度去看,只有改变已有的研究习惯和思维定势,未来的草市镇研究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化出现复兴热潮,庙会研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渡庙会的复兴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民俗文化协会与地方政府之间不断协商、合作的结果。庙会发展背后蕴涵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镶嵌着当地社会文化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5.
唐朝以前,由于实行封闭的里坊管理体制,城市中的民间组织难以固定.宋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以城市居民为文要成份的民间社团.它们或作为政府对居民管理的补充,或作为旨趣相同者的团体,在城市中广泛开展活动,丰富了城市生活,对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主要类型有工商业社团、文人社团和民间秘密社团.  相似文献   
136.
王剑 《城市观察》2014,(4):79-86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对于中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小城镇建设已经持续多年,取得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小城镇在产业和人口集聚、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发展难题。本文通过对山东、浙江小城镇建设实践的对比分析,从小城镇的定位与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小城镇建设思路进行梳理,认为小城镇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建设等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7.
文章阐述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北仑区柴桥镇当前城镇建设中的利弊因素,指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五方面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从宏观角度,简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村改居”的推进过程。着重分析了“村改居”转换过程的共性,如都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动力;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都具有统一的运动化形式;都采用了“先形式、后内容”的推进策略。指出了“村改居”转换过程的个性,如各地的“村改居”进程带有各自特色;在“村改居”进度方面,珠三角各市、区表现不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居委会选举方式并不统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转型社区居民自治的发育程度不同。文章最后还详细地阐明了“村改居”进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大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才能最终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0.
江南传统文化和当时外贸经济是清末民初浙江湖州南浔镇私家园林兴起的基础,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也为园林建筑提供了土地的便利,诸要素合力作用使浙江南浔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古典私家园林建筑之晚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