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55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314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该治国方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并对其具体实施途径作了部分探索  相似文献   
62.
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概括为"与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伟大旗帜,实际上坚持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其途径只有一条,即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它不仅是我国和平统一台湾的惟一途径,更为其他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3.
从市镇表象到精神传达--鲁迅乡土小说创作形象中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审美基调和内在的精神传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异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其中,以鲁镇为主要叙事场所的"市镇"表象构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中介.深入分析鲁镇的美学特征、鲁镇人物的内涵和鲁迅小说的审美风格,能够对鲁迅乡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为关注的一个实践与理论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现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并且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对"综合经济基础"动态发展规律把握上的最新阐释,表现了"经济基础"的解释功能由关注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6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发生了本质变化城乡居民的显性收入差距不能确切反映实际收入差距;差距悬殊而且存在着非自然差距;超过了世界各国相同阶段所固有的水平;收入差距处在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增加土地投资;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政策结构;发展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快贫困地区文化、技术和制度等资源开发;实现农业劳动力半转移.  相似文献   
66.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通过对西方国家道德素质教育和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分析 ,进一步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认为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既是对历史上人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法治缺陷的克服.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德治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8.
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现代化,必须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以德治校,重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狠抓"德治".研究以德治校的基本内涵,分析以德治校的社会效能及其期望.  相似文献   
69.
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德育为首”是高师院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 ;高师院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 ,必须重视和加强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70.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心理素质、道德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素质;学习道德知识、开展道德教育、搞好道德修养、加快体制改革,是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