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37篇
  免费   3495篇
  国内免费   1590篇
管理学   3032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2176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890篇
丛书文集   18262篇
理论方法论   5938篇
综合类   100523篇
社会学   5207篇
统计学   4650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749篇
  2022年   1049篇
  2021年   1212篇
  2020年   1546篇
  2019年   1461篇
  2018年   1448篇
  2017年   1801篇
  2016年   1965篇
  2015年   2617篇
  2014年   6297篇
  2013年   7700篇
  2012年   7880篇
  2011年   9498篇
  2010年   7809篇
  2009年   8103篇
  2008年   8433篇
  2007年   10555篇
  2006年   10733篇
  2005年   10053篇
  2004年   9574篇
  2003年   9308篇
  2002年   7528篇
  2001年   6342篇
  2000年   3658篇
  1999年   1056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how middle school children assess the effects of welfare reform on their daily lives. The study consisted of thirty interviews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 recruited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a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From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 multiple jobs and evening/night hours interfered with the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Other consequences included grades going down and not getting to school on time. All the children stated that mothers should work, but most children felt mothers should only work when their children are in school. Welfare and poverty were issues about which children were teased at school.  相似文献   
2.
Can universities be agents of progressive social change? How would we know if a university was acting as an agent of social change? Drawing on four case studies, I raise a number of questions to problematiz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ity as an agent of social change. I outline a number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that appear to explain successful cases. I conclude by arguing the relevancy of these cases for larger, and more traditional, sociological projects.  相似文献   
3.
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结构有哪些影响?本文从形合与意合在句法上与章法上的不同表现,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通过实例归纳出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代发工资、代收费等业务为突破口,已开发了近40个品种的个人金融服务业务。谁能提供更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谁就会拥有更多的客户。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个人金融服务的巨大市场是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得利息并保障安全,已跳跃到支付结算、外汇买卖、临时透支、贷款融资、经营投资和综合理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这些对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全国教育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对中国近代教育家雷沛鸿的高教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现实延伸 ,达到了对高教的现实模式进行系统扬弃 ,对其逻辑模式进行全面探索的目的。全书立意宏大 ,开掘精深 ,是一部颇为成功的学术力作。该书特点主要是 :内容全面 ,概括精当 ;分析透彻 ,创获良多 ;运用比较法 ,突出了雷氏思想的特色 ;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学术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 97刑法增设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条款 ,作出了立法反应。对这种特殊形态的犯罪如何有效地惩治与防范 ,已是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犯罪学极富价值的课题。从建国初期新生政权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策略其效用来看 ,对当代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实践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国家与社会双本位控制 ;打击与促进社会整合相结合 ;宽严相济的灵活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分化瓦解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7.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听证在公共政策选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听证是现代公共决策的重要程序,对于促进和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选择中引入听证程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和防止政府自利性,解决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可以广纳民意、争取民心,增强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觏与佛教     
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0.
论李觏的诗     
李觏的志节与境况,决定了他的论诗主张,其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类:交游、时事、咏史、咏物、写景、咏怀。颇受皮日休、韩愈等人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这种同与异和宋诗风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