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55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胜林 《求是学刊》2004,31(5):100-104
幽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国人大多倾向于狭义幽默。但狭义幽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不利于学术研究 ,为此 ,本文提出了广义幽默说。在幽默的学科归属问题上 ,本文指出了幽默的美学属性及其不足之处 ,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幽默是修辞现象 ,更应该纳入修辞学视野  相似文献   
62.
《诗经》中象声词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平 《殷都学刊》2002,(2):103-106
《诗经》中象声词的构成主要有 3种 :单音象声词、双音重迭象声词、双声叠韵象声词。象声词在《诗经》中的用法比较复杂 ,可以作句子里的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诗经》中已注意了运用“拟声”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起到了加强气势 ,创造气氛 ,创造意境 ,突出人物的心情 ,突出诗的中心思想 ,使所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等作用。“拟声”是《诗经》的重要修辞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63.
异质组合与语言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异质组合已成为修辞的基本特征,究其原因是异质组合能够赋予语言以张力,使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语言因素和平共处,其组合的入侵力强烈冲击听读者的生理知觉,形成强大的张力效应,为不可言之事、之理、之情提供了可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X爆"族词为例,将网络流行语同汉语的修辞、语法研究相结合,考察了网络流行语所反映出的语法、修辞现象,特别指出了这些现象很可能是受到不同语体间语法、修辞差异的影响,进而从网络流行语的角度说明汉语在修辞研究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5.
英语中的引申是一种普遍现象。英译汉时不仅有时词义要引申。词组、分句或句子的含义有时也要引申,英语引申的意境,可以从褒与贬、抽象与具体、词义搭配、概念大小、逻辑修辞、引申层次和引申范围七个不同方面来探析。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论述了英语习语的几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习语翻译中的困难。运用直译法可以尽量保持原文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运用修辞法等其它方法可以避免字字对译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在英汉翻译中,部分英语习语可译为汉语成语。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既是英语和汉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英语修辞格中音韵格和意象修辞格的角度对可译为汉语成语的英语习语作了部分归纳。在音韵格中,本文从头韵、重复和韵脚三方面予以小结。在意象修辞格中,着重从明喻、借代、讽喻和拟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成语在翻译一些英语习语中的恰当运用。同时也指出不能滥用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68.
与时俱进之江苏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时俱进的江苏修辞学,其特色是勇于理论探新,不断加深对修辞本质的认识,比较好地处理了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坚持诚信原则。江苏修辞学应当继续与时俱进,并加强修辞学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69.
“换词求雅”的修辞作用及衔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词求雅”作为一种消极修辞手段,在避免重复、增加文章的文体色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换词求雅”也在保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这种辞手段的应用原则及分类方法的阐述,试图表明“换词求雅”并不是为了语言花哨的目的而存在的,无论从修辞还是语法意义角度上看,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70.
在承认认知科学和修辞学存在不同的学科假定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之上,文章认为现代认知科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同古典修辞学对辞格的关注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排比示例来证实认知科学对修辞学中的某些认定,提出认知科学将极大地丰富修辞学,而后者也会为前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实验语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