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1154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81.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digital activism and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MeToo activism in the Swedish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green industry. Both are industries in transition characterized by a dissonance between formal incentives, that encourage women and others to work in environments previously dominated by white men, and the informal power structures hosting a toxic masculinity. Based on media texts and interviews with key persons from the industries, the article situates #MeToo in a local context and shows how it was embedded in a supportive social, cultural, and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In both industries, at the time of #MeToo this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was already in place consisting of: an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sexual harassment and abuse, knowledge of feminist explanatory models, established feminist online networks, and a supportive feminist culture, which together with widespread digital and feminist literacy became instrumental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movement. Social media connected activists and created a critical mass by supporting the uniting of conflicting identity positions around shared differences. The established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meant that the #MeToo activism, by articulating a widespread affective dissonance, pushed open doors that were already half open and forced them wide. This can explain some of the movement's success in Sweden.  相似文献   
882.
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能够在基于元数据投喂的基础上,通过对海量大数据(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自主解析与人类进行多维交互。搭载ChatGPT技术的虚拟数字人,将实现算法驱动+真人建模/虚拟形象相结合的3D场景化应用。其输出内容(人工智能生成物)包括音乐、舞蹈、文本等多种形式。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因具备交互性、数字化、拟人化、独特性四大特征,随之产生了虚拟数字人本身的权利保护和因其交互性而生成相关内容的权属划定等争议问题。第一类是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在研发之初,预训练数据采集和优化训练数据过程中对享有数据权利的主体造成的损害;第二类则是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自身或者对其享有财产权益的研发主体可能遭受的侵权。具体又可以分为由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自主产生的具有独创性内容的生成物所可能面临的权属争议和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基于不同的创作模式下产生的不同权属划归两种情形。运营公司单方创作的情形下,算法驱动型虚拟数字人的权益应划归运营公司,但如果用户也参与到虚拟数字人的创作过程中,又可以细分为“材料主义”“创作主义”与“合作主义”三种形式,分别对应着平台所有、用户所有和共有三种归属主体。现阶段,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并不具备拥有人格利益前提的人格尊严,因此不宜认定其具有独立人格,享有人格利益。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各部分进行解构的方式,如肖像、名称、声音以及名誉所产生的利益主要采取“财产说”进行保护,而对虚拟数字人的名誉则通常采用“同一说”予以救济。另外,智能型虚拟数字人生成物可版权性问题本质上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问题,学界存在将其是否纳入公共领域的争议。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考虑探索人工智能统一立法的方式。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增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大型基础设施服务义务来平衡其和政府之间的监管义务分配责任,二是从鼓励发展的角度建构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元数据采集的适度豁免规则,三是明确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物不宜直接进入公共领域,其权属划分以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约定为主。  相似文献   
883.
本文主要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数字化期刊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 ,论述了建设数字化期刊的意义和所要采取的措施 ,并尽快的适应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84.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社会化的影响下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已开始启动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但在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技术环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制约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速度和使用效果。因此 ,必须彻底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组织领导 ,在技术开发方面实行标准化 ,避免重复建设和技术浪费 ,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防止专业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885.
文章用Ward聚类法对2006—2020年我国与104个国家的OFDI动机分类,用功效得分法计算出数字经济,加入数字经济与投资动机交互项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并用泊松伪最大似然法PPML和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此研究数字经济对我国OFDI及OFDI动机的影响,结论如下:各种检验表明东道国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我国OFDI;数字经济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作用最为突出,创新科技转化能力和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弱;数字经济的提高会抑制市场规模、研发投入对我国OFDI的促进作用,会削弱工资水平对我国OFDI的抑制作用;市场型OFDI偏好数字经济和研发投入高的国家,创新科技转化能力对市场型OFDI促进作用较明显;东道国研发投入越高,创新科技转化能力和提升信息通信技术水平才越能获得额外收益,双边协定的签订有利于OFDI的发展。文章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86.
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物理网点的局限,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了农村贫困,然而其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究竟有何具体影响?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RIF)方法,从收入结构性角度细化剖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贡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存在显著的减贫增收效应,且能够拉大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从收入结构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带动非农就业增加,但农户存在教育程度和社会关系网差异,从而导致农户工资性收入差距呈现拉大趋势;数字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限制,但由于存在“使用差异”,农户内部经营性收入差距拉大;数字金融通过拓宽金融产品和理财的渠道,虽弥补了“二重排斥”中的“工具排斥”,但由于农户“自我排斥”依然存在,导致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拉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物质资本、高社会资本或高人力资本农户群体中,数字金融拉大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应主动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扩大农村受教育的人口基数,提高数字金融知识宣传的广度与深...  相似文献   
887.
网络产品设计中符号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设计师应该在网络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理解符号的作用,把握符号的特点,从而运用崭新的设计符号,表达文化与交流,使创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设计之中。同时,设计师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使其最终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888.
当前农村协商治理面临主体缺位、官方主导、协商结果满意度差等现实困境。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采用数智技术解决协商治理难题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赋能理论和“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社会实验,考察了农村协商治理中数智技术的主体赋能路径。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数智技术通过虚实场景再造、沉浸式体验、村务“云扩散”的心理赋能机制,唤醒乡村集体记忆、增强参与效能感、培育公共精神,提升了村民参与协商治理的意愿;通过数智平台拓展协商渠道、共享议题信息、回应民众关切等结构赋能机制,突破了村民参与的时空阻隔及知识结构、权力结构限制,提升了村民的参与能力;通过成果分配共商、决策过程公开、共创结果公示的成果赋能机制,增强了村民的参与获得感,提升了村民对协商结果的满意度。数智技术的有效赋能有助于农村协商治理中集体共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9.
我国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立测度“数字鸿沟”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已有关于数字鸿沟综合指标体系、测度模型和结构模型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归纳和演绎,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确定了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ISM)分析法分析其关系结构,构造了一个较为符合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理想化递阶结构模型,这些结果对于数字鸿沟的测度和政策制定与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0.
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教材选用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和建设等问题,结合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双语教学实践就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和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