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68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1489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苏区邮政检查的操作方法与纪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情报,肃清内奸,加强宣传,反制敌方邮检,苏区实行了邮检制度。邮检对象包括:密写、密函信件,记录有军政情报内容的胶卷、录音带、录像带、报刊杂志,夹藏有显微点以及炸弹、毒品、恐吓信、内容反动的信件或者出版物。邮检方式主要有四种。对受检邮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总之,苏区对邮检极为重视,除严格选拔邮检员外,还制定了纪律,操作也较规范。  相似文献   
6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门类是根据民俗学的范畴列出的,民俗的事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流。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却出现了逻辑混乱问题:种属相混,如民俗本是一个大的概念,结果列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这使得人们对民俗的概念产生了误解,保护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民俗文化和民俗学学科。实际上,民俗的文化意义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为重要,非遗保护只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民俗学的研究既是学科发展的百年大计,更是文化建设的理论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民俗学研究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对中国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3.
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哲学角度来讲,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基础体现在四个方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体现了现代化过程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体现了公平效率相协调的观点;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观点。从哲学视角解读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基础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城乡发展问题有重大学术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4.
“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为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践,探索该课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适应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5.
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大。作为西部地区的一所本科院校,只有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与需要的学科建设战略和策略,才能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从学科建设战略与策略的内涵、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种价值诉求(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即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道路上,三种价值诉求之间存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状态:阻隔、通约与超越.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以及相互通达的可能性,无疑是人们当下研究马克思主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7.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young adults without children in regard to discipline and parenting practices. A qualitative design was utilized (n?=?26) with semistructured focus groups. Results indicated participants believed discipline is important, with spanking and loss of privileges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for behavior change.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reported plans to discipline future children the way in which they were disciplined, suggesting a high percentage intend to utilize spanking. Findings suggest that personal experiences shape parenting beliefs,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Results inform efforts at educating future parents on appropriate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indicate the need for protocols for young adults to educate about practices that may diverge from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68.
This formative evaluation develops a novel conceptual model for a discipline approach fostering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in schools. We used concept mapping to elicit and integrate perspectives on kind discipline from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other school staff. Three core themes describing kind discipline emerged from 11 identified clusters: (1) proactively developing a positive school climate, (2) responding to conflict with empathy, accountability, and skill, and (3) supporting staff skills in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expectations. We mapped the identified components of kind discipline onto a social ecological model and found that kind discipline encompasses all levels of that model including the individual, relational, environmental/structural, and even community levels.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dominant individual-behavioral discipline approaches that focus on fewer levels and may not lead to sustained student and staff motivation.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and communicating clear expectations and the need for them to be collaboratively developed. Products of th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reported here are operationalized materials for teachers grounded in a “be kind” culture code for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69.
中国发展的政治基础——以人民民主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政治在其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人民民主既是国家的形态,也是国家的目标。它多维度地定义和规范着国家的结构、运行与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生活既遵循民主与现代化要求,又遵循中国的自我意志。只要中国能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以人民民主为取向,时刻保持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自觉地进行政治建设,推进民主发展,中国的未来发展不仅不会引发政治问题,相反还能从中国独特的政治体系中获得有效的动力和保障。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完全迈入现代化的轨道,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具有现代性,而且其本质上是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否则,中国是不可能创造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的。  相似文献   
70.
赵磊 《学术月刊》2012,(1):62-69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何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学术界的主流形成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框架:"宪政转型"、"体制落后"和"分配不公"。这三类框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相关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这与主流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中国当下的现实,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有着极为深刻的解释力。这种解释的要义在于:(1)经济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张力必然催生相应的政治诉求;(4)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负相关",正是这种"政治诉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表现。因此,在经济基础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既要强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要确保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个难题如何解决,不仅对中国未来的改革构成了巨大挑战,也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