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98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该文通过构造一个逻辑关系示意图 ,重点刻画了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与联言模态命题、选言模态命题之间所存在的 4个等值式、4个矛盾式和 32个蕴涵式 ,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 ,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 ,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362.
在已有的敏感问题调查方法中,大多数讨论的是通过对随机化装置的改进以提高调查的效率.本文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说明了抽样设计的恰当选择同样也能提高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363.
先秦《春秋公羊传》、《庄子》、《天问》三部典籍,蕴涵丰富而被长期忽略的“问答”形态。作为重要的思想对话方式和意义生成途径,“问答”在其意义体系建构、意义生成状态等多方面存在思想视域的差异,显示出其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涵。对“问答”形态时间观念的分析,是理解其差别的关键。关键词:“问答”形态;意义体系;思想结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364.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文章对当前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65.
农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教育是科教兴农的主要内容 ,是提高农民素质与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 ,是增强农民增长的重要措施。然而 ,我国农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如农民教育投入不足 ,农民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滞后等。文章在分析这种现状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6.
在教育目的上 ,湖湘学派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修身成德 ,明体达用 ,学以致用 ,匡济时艰 ;在教育方法上 ,他们主张知行互进 ,坚持存疑 ,提倡讲论。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67.
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次综合考评,由于学生论文答辩的锻炼机会少,所以在毕业答辩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68.
宋代用科举制度考选人才进入政府,担任中央和地方官职,其考选过程极繁复。各路举子都想考中,不免作弊,有的请人关说,有的怀挟文字,有的募人代笔,被发觉者各有不同惩处,但仍难以完全禁止。神宗以后,改考时务策,根据现行的新政出题,举子立刻迎合时宰,结果凡阿谀者皆中第,反对者皆罢黜。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禁止传习道学,称为“伪学”,两次贡举都以禁伪学为策题,举子迎合更甚,士风败坏到极点,影响到政风,更形恶化,于是党争遂起,国家终于由乱而亡。士子惟有自我坚持信念,将得失置之度外,才不受科举之累。  相似文献   
369.
高等学校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尝试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试题库建设则是实行教考分离的前提与基础.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便于试题的管理与维护.通过对试题库的建设必要性的分析,讨论了试题库建设要求与方法.  相似文献   
370.
乔林晓 《晋阳学刊》2006,(5):114-116
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内在结构由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两部分构成。现实世界是为了提出问题,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想象世界则是为了解决问题,并突出主流意识形态预示的光明前景。现在探讨形成这种结构形态的根源,就成为一个新的话题。通过深入探讨深受史官叙述影响的讲史话本等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可以发现,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内在结构形态与中国古代讲史话本等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有着类似之处,共有的清官情结和道德关怀等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形成了这种“现实——想象”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