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14篇
理论方法论   133篇
综合类   2995篇
社会学   136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由“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分析锦州皮影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魏晋名士艺术境界的形成路径清晰而富于哲理,他们通过心身外在表现的审美追求以获得艺术对象审美外观的人格化,通过“远”之本体追问与“远”之身体探寻来实现人生和艺术的玄远境界,使得“心”臻至“无”之境与“美”臻至“无我”之境在人生与艺术层面完美融通。如此,魏晋名士与肉身以及欲望存在的自我渐行渐远,而生命精神却始终作为不可或缺的逻辑线索,延续于人生、艺术之中,成为艺术精神和人格蕴含的内在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73.
“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已成为当代欧洲思想界的一个热点,对哲学的这种理解和实践与20世纪的现象学运动密不可分。无论是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还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都是以关怀人类生存、合理安顿人与世界的关系为根本动机的。现象学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倒置、对在场和缺席关系的倒置、对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倒置、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倒置,为生活艺术哲学做了充分的理论奠基,由此出发,生活艺术哲学在哲学实践、审美泛化等向度上得到了发展。现象学的“小零钱”精神、“前科学”立场、关注意义构建、重回古典哲学的精神和实践,都成为生活艺术哲学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7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在明清时期的广泛传播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深远影响:树立了集"忠义"和"神勇"于一身的崇拜偶像—关羽,提升了民族笃信好义精神,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民族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三层涵义:从形式上说,它是一个涵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重辩证结构体系;从内容上说,它表现的是一种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从现实的政治生活上说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76.
Never before have public sector jobs been so threatened. Fear and anxiety have shifted their focus, from performance to survival. With reference to immediately contemporary works on the NHS in particular, such as Mandelstam (2011) and Leys and Player (2011),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factual validity of the crisi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series of workshops for public sector staff to enable them to explore their reaction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increasing levels of denial and other forms of resistance to change similar to those first identified by Menzies' (1959). Drawing on the work of Bion (cited Obholzer & Roberts, 1994)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dangers of a retreat to the 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and identifies a theoretical clue in Halton (2004) for turning the trauma of change into a creative opportunity.

Art has access to emotional, spiritual and creative facets of the human mind that science cannot explore. Klein's (1975)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antile and regressive aspect of art is acknowledged. The paper then considers what is revealed by a study of specific works of art which were presented in the workshops; including paintings by Bosch, Rousseau, Breughel and Goya. The work of Zagier-Roberts (1998) and Winnicott (1971) is called upon to endorse the usefulness of such a playful collage of responses.

Art can be used to help people move through Kubler Ross' stages of bereavement (1997); not to acceptance but out of the 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into the depressive position (Klein 1975). Revisiting the work of Halton (2004) and the concept of evolutionary creativity, a move on from the depressive position can begin. Collective validation can be affirmed through a rebooting of the essential public sector values while a radical turning away from organisational priorities, to face the service user, provides a more far reaching optimism than any envisaged by an essentially limited demand for modernisation.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recent contributions of Dienst (2011) and Dumenil and Levy (2011) to advocate tactical resistance to the denigr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相似文献   
77.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是基础。从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概念出发,就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表现与缺失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探析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对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8.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古典美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美学家们都曾加以思考,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为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谢林,对艺术与自然的看法与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他反驳了两种流行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独特理念。谢林的看法,与康德和黑格尔有所不同。谢林的论述,对我们今天认识艺术与自然、人与自然之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诸如由物起兴、物显人情;托物抒怀、物人一体;借物述理、生动形象等等,极具艺术魅力,为新体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80.
传统的阜阳剪纸历史悠久,其依附民俗生存,风格融南北之长,"既有北方的简练和粗壮有力,又有南方的精巧和秀丽多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阜阳剪纸艺术历经岁月的磨练而开始有了复苏气象和一些新的风格特征。试从近现代阜阳剪纸作品分析入手,就其风格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从其发展轨迹中认识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