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371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31.
本文对纪录片拍摄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尤其谈到了在拍摄中怎样把握生活、组织素材 ,并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如何拍好一个故事的细节  相似文献   
32.
西方人类学电影史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江 《民族研究》2001,(2):86-96
在人类学理论史和纪录电影史背景下,本文对西方人类学电影的历史作了梳理。着重评价自活动摄影机诞生以来出现的人类学电影主要潮流及其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并且对摄影机技术的发展对影片制作和作品风格的影响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3.
This study, based on a survey of 489 documentary filmmakers, is a case study in copyright policy in and through practice. It assesses the changes in documentary production practice around clearanc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Filmmakers' Statement of Best Practices in fair use in 2005. Fair use, an exotic and occasional feature of documentary film in 2004, has become well known and commonly employed. Creative options for filmmaker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hird-party material have dramatically improved with changes in norms after the issuing of the Statement. Attitudes about fair use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free expression and creative opportunity, and vary with experience. Where filmmakers have changed work because of copyright concerns, they themselves rather than any gatekeeper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o do so. Where change is associated with fair use, risk is a common concern. Newer filmmakers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the us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to make new work, but less likely to know about fair use, and also more likely to have experienced takedowns online. Both education about and experience with fair use appear to have an effect on practice. Filmmakers continue to lack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actual risk landscape, and about fair use on digital platforms.  相似文献   
34.
手机传播充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基本实现。手机媒体文化传播显现出普适性、放射性的传播机制,人际传播动能极强,手机媒体传播机制具有“碎片化”传播的随机性与多样化特点.手机的使用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交流的欲望。从手机文化传播受众需求来看,使用与满足正是人们使用手机媒体、构筑手机文化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35.
论艺术史的影视形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史纪录片开启了学术界与大众之间的知性之窗和审美之窗。优秀的艺术史纪录片是触及艺术本质的,是可以引发人对艺术与人生进行深刻思考的,并非只是赏心悦目的,光鲜亮丽的,甚至冠冕堂皇的。一个好的艺术史纪录片不论从立意、拍摄还是主持,都应该是率性的,是发自本真的情感流露。  相似文献   
36.
戚海峰 《管理学报》2012,(2):289-295
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消费者的人际间影响敏感性与独特性需求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本土消费者对人际间影响所持有的敏感性对独特性需求产生了促进作用,这种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从众、攀比、好面子等独特现象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37.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片面性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概念。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主要来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然而这一理论总体上是不科学的。其最薄弱的地方是颠倒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关系,错误的原因在于混淆了需要的分类和分层问题,结果就是片面性。出路是把它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综合起来,把握需要的全面性,因为全面性是需要的基本规律。其理论意义是帮助理解人的本质,人在本质上是全面的;其现实意义是作为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论述分三个方面展开 :1、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2、激励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着重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管理中如何使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9.
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中有四大主导性范式--"意义"说、"需要"说、"关系,,说、"人性,,说.这四大范式揭示了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内在脉络.因此,剖析当代价值论研究的内在脉络,是推进当代价值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0.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即从人的需要以及求得满足的方式———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成为合理理解现实的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人的本性在马克思那里展现为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本性的需要,实质上是主体人的内在价值的尺度,这通过人的经验事实可以得到合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