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371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and employee functioning by examin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volved. Drawing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we tested a model in which job demand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gative manifestations of employee function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 through psychological need frustration and low-quality work motivation (controlled motivation), whereas job resourc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positive manifestations of employee functioning (work engage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through need satisfaction and high-quality work motivation (autonomous motiv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99 Canadian nur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results support the proposed model: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work motivation par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functioning. Specifically, job demands negatively predicted employee functioning (high di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 low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through need frustration and controlled motivation. In contrast, while positively predict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ly predicting need frustration, job resources fostered optimal work motivation (more autonomous and less controlled motivation) and employee function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and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tres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2.
唐齐昉 《云梦学刊》2002,23(5):125-126
采访在现代电视纪录片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功能 :采访影响主题的确定 ,直接构成纪录片的主要内容 ,推动情节发展 ,传达特定信息。因此 ,应该重视采访手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3.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其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其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在源泉,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当重视他们道德需要的培养。大学生道德需要培养的途径大致有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优化德育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制度化建设、改变大学生的结构和条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等。  相似文献   
54.
道德需要是激发个体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要使学校德育取得实效,得到较大发展,关键在于注重研究学生的道德需要,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55.
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由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共同构成 ,为个体进行创造活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需要是创造动机的源泉 ,理想和信念是动机圈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 ,调动其积极因素 ;引导大学生将个人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追求高层次需要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精神支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构建动力系统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负面人际交往是产生人际冲突的一大诱因。其原因在于这种交往无论从形式到行为都明显与人的尊重需要相冲突。负面交往时的印象管理行为表现复杂,人们常将其作为自我提升的手段。负面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水平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57.
情境性调节焦点、即时情绪和认知需要对个体探索型技术创业决策和应用型技术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促进焦点的个体比预防焦点的个体在探索型技术创业和应用型技术创业上均有更大的倾向;积极情绪的个体比消极情绪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探索型技术创业;高认知需要的个体比低认知需要的个体在探索型技术创业和应用型技术创业上均有更大的倾向。(2)情境性调节焦点和即时情绪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个体的探索型技术创业倾向,但不显著影响应用型技术创业倾向。(3)即时情绪和认知需要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个体的应用型技术创业倾向,但不显著影响探索型技术创业倾向。  相似文献   
58.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需要我们对英语教学进行转轨,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听力敏锐、口语流利、知识面广、交际能力强,成为能进行社交和商务活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9.
对于纪实文学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在我国存在不同的看法。作品是作者创作的。著作权制度的宗旨是保护作者的权利和鼓励创作。一般情况下,著作权属于作者。我国《著作权法》也在特定的情况下,把著作权归属于作者所在的单位或者委托人。纪实文学记述的事件,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对于纪实文学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仍然可以在辨明作者之后,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60.
传统的历史纪录片由于表现手法的单一和沉闷往往在审美上缺乏一定的可视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嬗变。其中,《复活的军团》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大量的“情景再现”、唯美的电影造型以及生动的故事手法不仅成就了《复活的军团》,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新趋势。为此以《复活的军团》为例,以大众文化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为背景,对中国历史纪录片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