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6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1117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Discounting statistical lives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Benefit-cost analysis of government projects that reduce health risks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requires an estimate of the value of a future life. This in turn requires a discount rate. We suggest and carry out a method to estimate the discount rate using observations on discrete choices between projects with different time horizons. This method is implemented in a survey context. For our primary example, the estimated median discount rate is close to the market rate.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 sample is estimated to have quite low discount rates. We provide some evidence that discount rates may differ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isks.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nder Cooperative Agreement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Research CR-813557-01-0. The opinions expresse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Paul Portney for bringing the importance of discounting statistical lives to our attention, and John Conlisk, Maureen Cropper, Mark Machina, Robert Mitchell, Peter Navarro, and Walter Oi for helpful comments.  相似文献   
992.
Rubinstein's (1988) procedure for choosing between risky prospects, based, in part, upon similarities between prizes and probabilities across lotteries, is modified and extended to apply to a more general class of binary choices. This modified procedure is shown to imply behaviors following from Loomes and Sugden's (1982) Regret Theory, although under more general conditions, and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for much of the data which led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Prospect Theory's value and decision weighing functions. The procedure also explains observed violations of stochastic dominance, transitivity, and invariance not accounted for in available alternatives to expected utility.  相似文献   
993.
农民负担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负担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过程。通过对国家、基层组织、农户等经济主体各自的利益取向、权利结构以及相互力量之间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责任与利益激励使得基层组织有着增加农民负担的冲动,机会主义心态和反对成本高昂等原因又使得农民无法有效抵制负担。利用博弈模型可以检验和演示农民负担增加的制度性根源。体制变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94.
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从经济的角度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传统会计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人们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统一、灵活和充满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失业率加速攀升,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继而带来贫困、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不安定因素大大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必须充分重视劳动力市场,维护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让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96.
分权政体设计指政治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将政体内部结构各要素进行科学分工、配置,并有效运转,把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分权政体设计经历了混合政体设计、二权分立政体设计阶段、三权分立政体设计阶段等.  相似文献   
997.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在高等教育改革、新管理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大学教师"科研至上"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世界景观。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目前中国大学教师所表现出的"科研至上"行为并不能单纯地被解释为教师个体行为,而是具有制度化和结构性的特点,有着广泛深厚的合法性基础和特定的制度逻辑。其中大学教师的聘任、晋升、激励、评估及声誉制度等影响并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与发展策略。在大学教育范式变革的时代,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转型,需要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重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998.
将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制度环境相结合,研究二者对居民信任度差异的影响,发现社会制度环境相对于个人理性选择而言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是都不及综合模型。为提高居民的普遍信任度,应构建不同阶层之间的沟通对话机制,加强新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999.
肇庆地区广大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自制与外购的选择问题,存在认识误区。使用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从战略角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自制与外购的选择问题,总结出管理信息系统外购比自制有更大的优势。建议当肇庆地区广大中小企业面对这个战略选择问题,应当考虑选择外购成熟的商用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1000.
人类生活中同时存在着公共选择和经济选择,两者除原有已提出的共性外,还应补充多数规则这一共性。原有理论只重视两者的共性而忽视了它们的区别,或是仅将其区别归结为偏好是否一致的假设。其实,两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偏好,而在于支付能力的完全不同:公共选择是人口选票,而经济选择是资源选票。人口选票只能统一约束偏好的强度而不是方向,资源选票不会统一约束偏好的强度和方向。两种选择在同一多数规则下都必然产生对多数有利的再分配。公共选择中是占人口少数的富人向占人口多数的穷人转移利益;经济选择中是持有少数资源的穷人向持有多数资源的富人转移利益。可见,由于各自支付能力的不同,在同一多数规则下两者再分配发生的利益转移方向完全相反,且两种选择产生两种不同的公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