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136篇
综合类   871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论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导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津 《求是学刊》2003,30(4):52-56
我国要实现的工业化必须是新型的工业化 ,而不能延续传统的工业化概念。在新型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中 ,鉴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复杂状态 ,我国可以有多种路径的选择。但是 ,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时代 ,从联接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看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将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最为主要的路径选择。我们应确认信息产业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产业 ,是经济全球化之中资本运动的联络点 ,因此 ,借助于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 ,我国可以在经济转轨的同时 ,顺利实现既定的工业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2.
Processes of transnational policy transfers are of immense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new form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relations and discourses of power, and of memory and forgetfulness, within particular social welfare regimes. Transnational advice and policy transfers appear particularly unsuited to the need to address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ways in which welfare subjects interact with welfare regimes which seek to organise their lives, a theme which touches complex issues of culture, identity and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of loc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social relations. Utilising ethnographic material from post–Yugoslav countries, particularly Bosnia–Herzegovina, this article addresses international consultancy, transnational policy advice, and project and programme documents as a specific 'genre' with its own language and power, including the power of silenc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n explicit erosion of the border between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a literature on 'global social policy' has paid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an emerging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welfare which focuses much more o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welfare; the role of biographies, subjectivities and memories; and the need for forms of reflexivity and attention to the minutiae of everyday life constructed within, and itself constructive of, 'welfare' as a lived experience. Rendering the practice of policy–making as a subject for ethnographic or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may be the basis for a new action research, and for policy agendas for a democratic welfare, envisioning forms of access, voice, and empowerment, which much current transnational policy advice militates against.  相似文献   
173.
国有经济的退出路径有两条体制内的主动退出和体制外的被动退出.在转轨时期,国有经济体制内的主动退出面临着重重的壁垒,相对于体制内的主动退出而言,体制外的被动退出是一条最优的路径.体制外被动退出是由国有经济目标函数变化内生决定的,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4.
规模扩张、层次提升以及法规政策调整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步入转型期的主要动力因素,民办高等教育在此期间必须协调好转型过程中的质与量、学校与政府以及公办与民办之间的矛盾关系,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治理范式为目标,加强市场调节机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转型来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5.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bottom‐up, community‐driven approaches in promot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building local capacity within the post‐Soviet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Armenia. In exploring this issue,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nature of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Armenia and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Bank‐supported Armenia Social Investment Fund (ASIF) project on the existing forms of local social organization.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ASIF project was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their ow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roject did not change the existing patterns of local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beneficiary communities. Bottom‐up, capacity‐building interventions that mainly focus on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 may not be effective in fostering sustainable civic institutions without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a country's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76.
张欢华 《社会》2007,27(6):54-54
市场转型研究通常包括四类问题: 各种资本(特别是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 ) 的回报率变化、倪志伟之“市场转型理论”的普适性问题、产权结构变化以及转型的最终结局。本文试图厘清上述诸问题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并着重阐述它们间理论上的关联。在制度转型研究中,凡研究当今中国和东欧市场转型的人员应当注重分析国家在大规模制度变迁中所起的中心作用,并意识到所谓的制度变迁,不仅包括正式制度的改变,也包括非正式限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7.
杨志宏 《唐都学刊》2005,21(2):48-52
政府信用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由于政府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政府信用局部缺失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要不断强化信用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加强政风建设,强化政府监督,努力构建一套完善的政府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78.
当今我国信任危机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太康 《唐都学刊》2003,19(3):102-105
当今我国信任危机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源于社会的转型变革,加深于社会转型变革导致的人的存在危机和信任制度体制的缺失,而消除的惟一途径只能是积极地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信任保证制度体制,以强化人们对制度性承诺的信任理念意识。  相似文献   
179.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级地方行政建制,已经成为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基层组织.现行的乡镇政府职能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乡镇政府改革有启示意义.我们应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确立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80.
卫志民 《求是学刊》2002,29(2):54-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 ,也曾两度遭遇到经济不景气的威胁 ,经济的繁荣与经济的相对萧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经济近 2 0年的快速增长 ?这些因素是否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